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廊房四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朝太子的培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其中出阁读书是很重要的一项,该制度是太子专享,其他藩王不能有。

    明朝是个很重视祖制的朝代,出阁读书即承认太子地位是起源于嘉靖帝。

    嘉靖帝笃信道教,相信两龙不能相见的传说,拒绝见他的皇子和立太子。

    但却让他的长子朱载垕出阁读书,并按太子的制度培养。

    自此出阁读书即承认太子的身份成为名义上的祖制。

    故神宗朝国专本之争时,大臣提议让皇长子出阁读书,即是一种即承认太子身份,又不明确提立太属子的妥协方案。

    出阁读书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出宫,如当日可回来就不需要告知皇帝老子,如果当日不能回就必须向皇帝老子申请并被批准才可以。

    朱慈烺倒是想去找找亲老子,可惜多次要求觐见都被崇祯帝以各种理由拒绝。

    这次他又弄出了这般大事可崇祯帝还是毫无动静,这让朱慈烺沉不住气了,他必须再弄出一个更大的动静来才可以。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出宫?”

    第二日早饭后,东方芸笑咪咪的跑进书房,一身黑色的长袍将她衬的有了几分男儿色,像是一个眉朗星目的俊少年。

    朱慈烺看着女扮男装的东方芸点头道,“嗯,还真不错!戴上文士巾有了几分书生模样。”

    东方芸很臭美地说道,“底子好长得俊,扮什么就能像什么!”

    “你还真不谦虚!”朱慈烺笑着说完,又问道,“多少人出去?”

    东方芸一边迫不及待地推着他向外走一边大声说道,“内侍六人,宫女七人,再加上你我两人一共有十五人。”

    住在钟粹宫的人一共只有二十七个人,除朱慈烺和东方芸外,还有十五名宫女和十名内监。

    只有八名年龄较小的宫女、内监和四名厨娘被留下看家,其他人全都穿了男装跟着朱慈烺出宫了。

    现如今的紫禁城与后世的紫禁城完全不一样,天安门现在叫承天门。

    出了承天门走过金水桥后是一条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又叫千步廊,走完千步廊再出了大明门才算是出了紫禁城。

    当今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廊房四条,廊房四条位于正阳门大街,建于明永乐年间。

    发展到崇祯朝,又先后修建了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廊房四条。

    廊房意为经营的店铺,当时明朝的皇帝朱棣,鼓励百姓发展工商业,于是在北京修建了很多的廊房。

    除了正阳门大街这一块,还有鼓楼、东四一带也建有廊房,只是最热闹的地方还是正阳门大街。

    明孝宗弘治元年,由于廊房胡同里商业繁荣,出现了很多盗贼。

    明孝宗就在廊房胡同口修建了许多的栅栏,其中属廊房四条修建的栅栏大,所以廊房四条又叫大栅栏。

    出宫找热闹的最佳去处当然是大栅栏,所以浩浩荡荡地一行人也就去了大栅栏。

    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廊坊的门面装修有高端的、有古朴的,整个街道比很多影视剧中的古代商业街都要好了很多。

    还有些商铺高有五层楼,装修的门面更是堪称豪华,这一切要比朱慈烺想象的明末悲惨社会要好了一万倍。

    近几年社会动荡,河南、山西与湖北三地造反不断,朝廷派大军清缴,关外建奴鞑靼更是隔三差五得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