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家里静悄悄地。
要离开几日,李海棠没说自己去泗水城,而是找个借口,要回李家村后山一趟,豆包小包子就得麻烦家里人着照看一下。
所幸豆包很喜欢小五子这个哥哥,小五子也有耐心,就在一旁陪着。
入夜时分,天上下了雪粒子,扑簌簌地,打在脸上生疼。
李海棠不仅穿了皮毛的大氅,膝盖上还加了一条狐狸毛的护膝,背着个大的双肩包,龟速前行。
夫妻俩没走城门,而是走了一条城内的地道,就在一户不起眼的小面馆。
不同的是,这家面馆挨着城门大营的牢房,几乎要到后半夜才打烊,面馆旁边还有一家小酒馆,人满为患,对比起来,夫妻俩出现就一点都不显眼了。
“老板,来两碗热乎的油泼辣子面!”
面馆内有单独的小间,李海棠跟着自家野人夫君进了一处,随后点菜,晚上吃那点东西,现在消化得差不多,她早已饥肠辘辘。
今夜是不能睡了,还得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好嘞!”
对方答应一声,随后到后面的灶间。
面馆设置的很简单,一进门是大堂,大堂后面就是灶间,中间只隔着一层挡板,上面还开了个小口,做好的面条就放在小口上,方便伙计取出来,送到桌子上。
除此之外,面馆的几样小菜也是一绝。
李海棠新奇地在上面看到不少的鸭货,麻辣口的鸭脖子,鸭头,鸭板肠等,还有一些鸡杂。
她点了一小碟子的鸭板肠,外加一个鸭头,萧陵川则是叫一小碟子的藕片,又单独要了一壶酒。
面条,小菜,配着高粱烧,在下雪的冬日里,是很好的配置了。
“夫君,这家面馆有点意思。”
鸭货和现代做的一般无二,但是从用料上看,老板是用心的,绝对没有偷工减料,麻辣香,吃了之后身上发热,足可以抵御寒冷。
“是啊,你吃的鸭头这些,都是百姓们不愿意要的。”
过年之间,谁家杀鸡宰鸭,不是为一口肉,那杂七杂八的,就没看得上眼。
面馆的老板见此,就出门收购,用很少的价钱,弄出这些东西,而后专门加工,作为下酒菜。
本来边城的百姓不太喜欢吃辣,不过冬日里例外,他自己酿酒,做鸭货,每日鸭货出锅,麻辣的味道飘得很远。
到晚上,肯定有一帮鼻子尖的寻味道来喝酒,吹吹牛,谈谈新鲜事,隔壁汉子的大嗓门,李海棠这儿听得清清楚楚的。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面条出锅,是那种厚实的面片,上面淋着红红的辣子,李海棠用筷子搅拌,在下面还翻找到了几块红烧肉。
面条十几文钱一碗,不算很便宜,不过物有所值。
“嗯,这面片劲道,老板手艺真好。”
李海棠边吃边夸,在现代见惯了机器作业,几乎所有都是差不多的,大小,薄厚,感觉就是不如手工的好,刺绣也是,机器做出的,就是那种流水线的感觉,图案死板,缺乏灵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