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环境介绍:无量仙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尘世的纷繁困扰,并决心从此不踏出这个世外桃源一步。

    无量山峰下最讲究的一处宅院就是静宜院。那里冬暖夏凉,地理位置绝佳。院落秩序井然,大大小小皆是别具一格。院中人皆年过花甲,是安享晚年的老人。因为源人最为敬奉老人,所以这个院落是全源最为精致的。

    过了静宜院,就是广阔的净月原,原上庄院星罗棋布,尤其是河岸两侧聚集着大部分的源民,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几处:

    首先是距离静宜院最近的一个大园子。此园由紫藤围就,门开向日落的地方。进门之后迎面望见的是一个天然湖泊,碧波荡漾,荷花飘香。顺湖向北是前后三排房舍,素朴而不简陋,房前檐下尽是四季花朵。花前是一片宽敞的空地,地上砌着玉石平平整整。再往前是玉石阶,然后一直向南有一长廊直通到湖中心的八角亭。亭上有两排匾额,上书“观雨亭”,下写“忘忧湖”。亭柱子上还有一副联:

    青湖忘忧莲映水,碧栏观雨檐滴露。

    亭子下面系着两条小船,可供游湖采莲之用。亭边长廊之上亦有一铁杵,上扣两环,环上一样连着两条铁链,一条与听音崖相连,另一条则连向了海边。转回此园门亭,回头看去紫藤盘锁之处有一扇形匾额上写着“醉梦园”三字。正是:

    四季融融人和气,春风顺意性欢愉。

    青湖忘忧歌声渺,香源醉梦风雨霁。

    醉梦园以北三里处有一个佛堂,每夜都会有木鱼声传出。那里点着一盏长明灯,佛堂的主人很沉默却拥有一颗佛心,故此人们都称那个小小的佛堂为“佛心殿”。佛心殿的位置与峰顶弄月楼的位置遥遥相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长明灯的微光便与弄月楼灵砚的青光相应,仿佛在互相诉说着什么:

    孤灯常寄明月心,佛殿声声传经文,木鱼惊风响亦沉。

    慧眼能识凡尘难,灵心可问仙玉真,到底一生幽怨深。

    醉梦园以南有一处小院,竟依照五行之阵法建造,与其他地方不同。院外种着品种各异的兰花常开不败,院内分东西两院,东院为旧院,落着锁,已经很久没人居住。西院与东院格局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其中有两个房间,布局设置一模一样,几乎连一纸一砚的位置都是相同的。此院原名毓林阁,现改名“念馨斋”。

    醉梦园正前面,即以西是一处大院落,院内多是密封的仓库,只有一个小院供人居住。院分前后,有书房,账房,后面是卧房。其余仓库统称府库,里面囤积着粮食、药草、棉纱、衣料等等。有诗云:

    仙源有府四季香,人人都道好风光。

    库实仓足民生悦,居身山水体安康。

    转出此院抬头望去,那幅巧夺天工的木雕牌匾令人惊目,雕的是篆文:“香源府”

    香源府前平原阔阔、绿草茵茵,就在左侧有一个玉石地坛。地坛上七根石柱子称圆弧状分布,上盘着七彩雕龙。此坛是源人祭祀祖先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例如:源主接任、节日庆典和当众判罚……源里只有一个集体节日,判罚在百年内也仅仅有过一次。此坛以玉石阶为底座,大有承日月之光的感觉,因此被称为洗日坛。

    距香源府五里处有大河自北面的山脉而来,向南面广阔的无量海流去。海边,河的中下游有渔民分布。就在地势最低的海滩上有一座青竹搭成的水湘。底座深深地扎在海滩上,房屋四面相连成长方形,中间镂空,南北两厢有竹桥相连,有南北两门,北门为正。青竹搭成的台阶将竹湘托得高出水面。就在沟通南北两厢的竹桥上有一铁杵,上扣两环,一连醉梦园,一连听音崖。这锁链相连山峰、平原、海滩,同时也相连着一种情谊,真是无量山水的独特之处。

    阶下是竹排大门,门上挂着竹铃,若海浪声大,客人只需摇铃主人便能听清。门边竹排高竖,上刻有三个大字:“解语湘”。南门直向大海,潮涨之时潮水可以吞吐于脚下,观日出,观海潮皆别有一番风味。最特别的是竹湘檐下挂了数百个紫竹风铃,主人依照铃声来,辨风力准确无虞。此处真是:

    观山山肃目,看海海愉情。浪过竹湘爽,潮回四野宁。

    玲珑花解语,水榭晓德馨。波碧奔腾远,涛宏任我行。

    解语湘靠海的一面有长长的水廊连着远处的灯塔,方便为出海的人们指引回家的方向。仙源中除了那些一目了然的住所,在无量山连绵的山脉中还有许多奇居奇人,他们幽居山上,少于人来往,各自执著于各自的追求。就在净月原东北面,幽幽深山之中,有一条飞溅而下的瀑布。瀑布边上有一独居小楼,上下两层,充溢着书卷香、药草香,甚至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楼上自上而下挂了一幅对联:

    山山水水处处融融乐乐

    明明灭灭时时和和谐谐

    横批:逝者如斯。此楼即为“逝楼”。楼中人自称逝君,颇有几分看透世俗的意味。那条瀑布飞溅而下却落得一处纯净的清波,直能映出天上的流云,因此得名“流云飞溅”,诗曰:

    铿锵响落声,疑泻九天河。气动流银处,云蒸渺凌波。

    斯如华年过,岁岁苦作歌。逝者楼夕照,澄江赤若昨。

    逝君得意于自己的居所,更得意于自己的家园,曾经作下一赋。赋中写道:

    奇哉山水,好景天成。揽日月于源内,观风云于天外。实天地造化之神功,纵仙源福地之弗及。上有穿云锁月之冰峰,下有接天承日之浩海。峰高千丈而云从雪覆;海深万里则碧玉清明。天光水色,四时俱是陶然之景,令耕樵渔读,守业之人,欣然而作;奇人能士,怪异隐者,悠然而居;更有貌似仙,性如灵之英才红颜,引山水之灵秀,展俊逸之啸风……

    此赋洋洋洒洒,尽道无量之奇绝,不仅讲述了古往今来山水中的奇人异事,还提到了关于创源先祖的传说神话。赋中提到了两个怪异的老人,一个是巧夺天工的洞雕窟主人云伶,一身怪癖,却有着惊天之才;另一个人则是祝融岩岩主,穿云索就是他锻造的,只可惜他没有机会看到这三条千丈余长的锁链高悬源内的情景了。

    逝君用自己对这个仙源的赞叹和爱谱写着仙源的宁静与祥和。而千年来,无量山水一直过着迎接生命,告别生命,没有纷争的生活。那里宁静得每晚都能听见风入松,鸟鸣涧,水过滩的声音。人们乐在其中,云姓和李姓人相伴相依,融融乐乐,和和谐谐,就像山和水一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