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大生产运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厨娘们为这桌端上了饭菜,秦雯单独用赵桔的专用碗筷盛了些他喜欢的饭菜。看着眼前的饭菜,林风也有些不可置信,有肉有鱼还有大米饭,再转头看其他几个大桌的饭菜也是同样如此,一百多人正痛快大嚼。对赵桔说:“小侯爷对下人真的没得说,我平时也没吃那么好。”赵桔笑说:“那就多吃点。”说着还对狼吞虎咽的工匠们说:“饭管够,吃多点,干活有力气。”

    樊利看着赵桔盘中的菜肴跟他们一样,就是一边多了个夜光杯装水,暗道:“君子啊!”

    等工匠们吃完,赵桔叫来赵虎说:“下午带石匠师傅们去造桥。”又对石匠们说:“造一字平桥就好了,别花俏,结实稳当就行。”接着对铁匠们笑说:“想不想看我炼钢?”“想!”樊利林风跟着一干铁匠一起喊。“那你们今天先打四个钢轴出来,明天让你们看。”林风樊利一翻眼,想着明天一早就过来。

    下午,樊利和林风告辞。赵桔叫来赵虎教他炼焦的方法,又让他把明天炼钢的材料准备妥当。

    第二天上午,所有施工完毕,赵桔举行了一个象征性的竣工典礼。武夷县令闻讯赶来,赵桔就和王石、樊利、林风、赵老实五人一起剪彩,期间爆竹轰鸣,武夷侯下五个村的佃户扶老携幼齐声欢呼。

    赵桔当仁不让要先说话:“乡亲们,感谢的话就不说了,我现在谨以武夷侯府名义,永远免去府下邑民的田赋!”台下的反应让赵桔惊愕,没有欢呼和鼓掌。佃户们暗想:“不交税,我们还算武夷侯府的人吗?”赵桔发觉有些过头,马上说:“田赋是不用缴了,可是农闲时还是需要大伙帮忙。”下面众人都松了口气,都觉得以工代赋也是件好事情,纷纷表示赞同。

    接下来轮到王县令讲话,说了一番客套话后,王石说道:“眼下汴京战事吃紧,朝廷安危系于一线。本县虽职小名微,但我们做臣子的怎能少了忠君报国的心思!”接下来情绪随之激昂起来说:“本县明日就要去州里讨要五百厢军北上,以解汴京之围!就算不成功,也全了臣子的名节!”赵桔站一边暗笑:“你算那盘子菜呀,去了可能连肉包子也不是!”想不到王石一把拉住赵桔的手臂说:“下官一去还不知能不能回来,武夷县就拜托小侯爷您照顾了。”

    赵桔顿觉不妙:“坏了,这个县令吃错药变愤青了。”连忙说:“老父母,从长计议啊。”赵桔安慰了他后,举手高呼:“大宋万岁!”台下跟着举手呼喊:“大宋万岁!”喊了一阵口号后,赵桔最后说了句:“开饭!”“开饭!”

    上千人一起吃饭甚为壮观,今天因为庆典,食堂又多加了份鸡肉,连王县令也大呼好吃。

    下午,赵桔带着众人一起去看高炉,高炉已在上午点火,现在差不多要出炉了。赵桔看着赵虎他们忙碌,一会,他们就用滑轮牵着,倒出许多钢水来。等凝结成几块钢锭后,一个江南过来的铁匠就率先冲上去看,接着又用手上的钢钎去划。过后大叫:“百炼钢啊!”“啊!”王石、林风和樊利一同惊叫,随后也扑了上去。

    王石激动问:“百炼钢多少钱一斤?”“一贯两斤,最少。”铁匠说。王石兴奋大叫:“我要两千斤!”赵桔笑说:“算你五百贯。”“那我要四千斤!”王石差点乐晕过去。

    樊利看了这一锅的产量应该有三百多斤,就跟林风对看一眼,也不同县令去争。他那小小的县衙也就一千两银子,剩下都是他们的。

    看着王县令盯着不放,樊利和林风把赵桔拉到一边说:“小侯爷,这生意我们做得!”赵桔知道他们意思,说:“两百贯一千斤,上限四百贯。”“成交!”“石炭(煤),生铁,你们供。”“成交!成交!”要知道百炼钢在江南有行无市,卖这么便宜肯定抢光。

    赵桔设计的是每天一吨的高炉,于是又多了每月12000贯的赚头。高炉不能停火,于是赵桔叫来赵虎说:“连夜赶做,不能停,二叔你和元霸辛苦下换班,其他人愿意晚上加班的每人补贴二百文。”赵虎知道夜晚劳作谁也不愿意,但二百文一晚不是小数目,许多青年还抢着要干。赵桔见问题不大,晚饭时又对秦雯说了,让她安排人为炼钢工人晚间送水送饭。

    于是,随后的每天夜晚,武夷侯府火光冲天,通宵达旦。

    有了好钢,赵桔马上让铁匠们用钢制作出各种工具替换木工、石工和修路工的手上铁器,使得他们的工作效率成倍上升。

    赵桔又从家丁中抽调了几个人跟他学做蒸馏酒,他用买来的普通米酒,蒸过一遍达到十二三酒精度,然后封缸藏好,标注日期,等三月后开封。留下一半继续蒸馏达到三十多酒精度,也封缸藏好。让两个姑娘记录,负责分类存储。

    二月中旬,赵龙报告路今天可以铺到小河,河上的石桥也差不多造好。赵桔也想念欢乐谷了,便召集金泉、司马寺和秦雯他们,吃过午饭就沿路走去,就见一条大路宽阔平坦,行来轻松畅快,不多时便到了河边。只见一大片穿着蓝色衣裤的人正在完成最后一段的工作。赵龙看到赵桔,跑过来说:“少爷,再过一个时辰便完工了,还修下去吗?”赵桔说:“不用了,让乡亲们休息七天,每人去庄上领一块香皂,就说是我一点心意。”“谢谢少爷!”赵龙眼热金泉他们用的香皂已经好久了。“赵大叔,你跟我来。”赵桔领着赵龙过桥来到一处断崖处说:“赵大叔,接下来,你让石工在这里砌三个窑,我七天后有用。”说完,拿出一张图纸,赵龙叫来三个儿子一起看,赵桔就把水泥窑的建造要点跟他们说了。

    临行之前,赵桔亲自为新桥用楷书题名:“幸福桥”,以纪念陈福携七十六名孩童千里南返的功绩。赵龙忙叫石匠们把赵桔拓了,刻在桥楣上。

    因为有了大路和幸福桥的关系,赵桔他们两个小时不到就回到了欢乐谷。谷里的人几天不见他们,都欢喜地过来招呼,金骰更是又蹦又跳,围着赵桔问长问短,赵桔也给他带来了一副牛角牌九,他如获致宝,赶忙奔到洞里放好。

    老管家陈福上前跟赵桔说了这几天谷里的变化,欢乐谷目前生产状况一片良好,生活设施也日益完善,人人都有了自己的木床,厕所也用木头盖了起来,温泉中间一条建了长廊,代替了原先的布帘。这一切还要归功于赵小楼的木工组。

    赵桔叫来赵小楼,大大夸奖了他一番。然后指着温泉对面的一块空地说:“小楼,我想在那里盖个小房子,窗户要大,采光要好,你先把木料伐好,晚上我画图纸给你看。”说完,命司马寺和金泉去帮忙伐树,自己便在谷中各个地方转了一圈,顺便摘了枚黑果放好。

    晚饭有两只山鸡吃,是保安部的家丁用竹弓打的。吃完饭,赵桔就在饭桌上把小房子的图纸画给赵小楼看,赵小楼看不懂屋顶上为什么要开四个天窗,漏雨怎么办?赵桔解说要用平板玻璃封上。随后他又对赵小阁说:“明天再砌个玻璃窑子,我们做平板玻璃。”

    八点多钟时,天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赵桔对在桌子一头推牌九的金骰他们说:“走,我们泡温泉去!”

    雨天泡温泉是极惬意,清凉的水滴打在身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十几个人一溜躺在水里。女孩子们也感到新奇,都到另一边池子里下水,一时低声的说笑在温泉上荡漾开来。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