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章四六:春秋往事晋六卿变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韩不信、魏侈这时候成为了赵鞅的追随者。三家合计:由梁婴父代替中行氏,必然成为荀跞的死党;范氏是最肥的家族,赶走了贪婪的士吉射,换来士皋夷,范氏依然强大,而且如果范氏、梁氏位列六卿,那么必然亲于智氏,对韩、赵、魏三家的威胁极大。

    于是韩、赵、魏异口同声,反对恢复六卿制,荀跞无奈只能作罢。

    梁婴父不能入卿,自是对赵鞅心怀恨意,不能对付赵鞅,也要恶心恶心他,便对荀跞窃窃私语:“赵鞅的势力会强大得这么快,都是因为董安于。如果不杀董安于,让他始终为赵氏主持一切,赵氏终有一天会得到晋国,为何不借口董安于先发起战祸之名去责备赵鞅?”

    荀跞也不想赵鞅手下有这样的能人,便采纳梁婴父之计,派人转告赵鞅:“士吉射、荀寅虽确实发动了叛乱,但刨根问底还是董安于挑起的。晋国的法律早已注明:率先发动祸乱的人必须处死。如今范氏、中行氏已经服罪,请您看着办吧!”

    赵鞅当初迟迟不肯迎战就是担心会有这一天,但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赵鞅六神无主,深恐赵氏也成为众矢之的,又自觉愧对于董安于一片赤诚。事情依然僵持,董安于再次成为赵氏家族的中流砥柱,他慷慨为赵鞅开导:“如果我死,晋国便会安宁,赵氏得到安宁,那我哪里还用得着继续活下去呢?人生谁无死,我董安于之死已经来的很晚了!”当天便自缢而亡。

    政治?斗争,总是这样无情,也总是这样无奈,但作为晋阳城的缔造者,历史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董安于之死,令赵鞅痛心不已,下令厚葬并亲自扶棺。这一切的缘由都是范氏、中行氏反叛所至。赵鞅发誓定要剿灭叛军,以慰董安于在天之灵。

    公元前496年夏秋之际,赵鞅请命于晋定公,全权负责剿灭中行氏、范氏叛军,而朝中则完全交予荀跞,即“智氏主内,赵氏主外”。赵鞅并改名志父,以示改过自新,一切从头开始。

    赵鞅率领晋军向二卿盘踞之朝歌进军,听闻赵鞅率领大军前来,中行寅、士吉射派遣使臣向齐景公求援。不久,晋军在赵鞅的领导下将范氏、中行氏团团围困于朝歌。士吉射、中行寅在城中被围,野心勃勃的齐景公等待晋国内乱这一天已经等了足足半个世纪,为能够插手晋国内政,约定鲁定公、卫灵公于脾地与上梁之间会见,商讨救援范氏、中行氏,同时邀请宋景公也加入反晋阵营。

    士吉射、中行寅为减轻朝歌城的正面压力,派遣亲信大夫析成鲋前往戎狄,挑拨戎狄与晋国的矛盾,联合狄军袭击晋国绛都。

    这年夏末,二卿乱军与戎狄联军趁着晋国大军主力皆被赵鞅带往前线,而绛都似乎只有智氏一族的军队驻守,向绛都发起突袭。老谋深算的荀跞不会不知道“擒贼擒王”这一要理,派军队稳守绛都,最终使绛都稳如泰山,乱军力竭而败。戎狄之军战败而逃,析成鲋逃亡成周、戎狄首领小王桃甲进入朝歌城,与士吉射、荀寅会和。

    二卿的第一轮攻势被瓦解。沉稳的荀跞坐镇绛都,是赵鞅实行军事的较为牢固的后方基地。敌军退后,赵鞅进一步加大攻打朝歌的力度。

    入秋以后,齐景公与宋景公在姚地会面,商讨救援范氏事宜。

    无论齐景公如何挑动范氏、中行氏余党作乱,赵氏大军始终围困朝歌,意在围点打援。一日,二卿家臣籍秦、高强从朝歌成功突围,二人来到原二卿的封地,号召他们的二卿家族军队救援二主。在士吉射、中行寅一再的催促下,这一年冬,范氏、中行氏的军队在籍秦、高强二人的领导下如同蚁聚,向晋国潞地发起进攻。

    为配合籍秦、高强的军事行动,郑献公在齐景公的支持下与范氏家军联合,进攻赵氏的封地——百泉。

    面对敌人的反攻,赵鞅沉着应战,再现赵氏一族的风采,分别于潞地、百泉大败敌军。

    长期作战,双方人累马乏需要休养,刀兵铠甲需要修缮、粮草辎重需要补充,这都需时间,赵鞅军队围困朝歌困而不攻,经过一年的休整,前494年初,赵鞅带领赵氏的部队向二卿的另一个据点——邯郸发起猛攻以图速战速决,邯郸告急。

    形势逼迫齐景公、卫灵公抽动朝歌援军北调,救援邯郸,包围赵氏的基地五鹿。齐景公与卫灵公为商讨救援范氏在乾侯会晤。齐景公约定由鲁国及卫国孔圉联络不满晋国的鲜虞人进攻晋国,并攻占棘蒲,企图影响赵鞅围攻邯郸、朝歌的决心。入冬后,11月,赵鞅再次出军攻打朝歌。

    公元前493年8月,一生精打细算的齐景公决定放一次血,自国内调拨大量粮食与军队,那周朝苌弘也拨运了一些粮草让郑国子姚、子般押运,士吉射率领军队迎接援军。赵鞅闻讯后大急,务必不能让敌对势力获得粮草物资,否则赵军危矣,急忙调动军队拦截。双方大军在戚邑铁丘(今濮阳市新市区)相遇。

    数路诸侯国的兵力以及范、士两大家族的军力,面对敌众我寡的态势,赵氏全军上下都充满死亡的气息,大家压抑的心情让赵鞅十分担忧。

    这赵鞅手下有一人,阳虎,姬姓,阳氏,名虎。鲁国人,季孙氏家臣。先以季孙家臣之身,跻身鲁国卿大夫行列,妄图实行政变以夺三桓之权。失败后逃亡齐国,鼓动齐国对抗鲁国开,齐景公看出阳虎未安好心,便要捉拿阳虎,这阳虎神通广大,竟然溜掉了,辗转宋国至晋国,投奔赵鞅,赵鞅的左右曾劝诫到:“阳虎这个人,很善于窃取他人的国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