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线”其实是一个传统的,而且片面的概念。
防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状的区域。现代战争的防线并不是连贯的,由众多防御工事拼凑而成。
工事的牢固程度与部设的密集度,由作战需要,以及战场情况等因素决定。
传统防线上常见的铁丝网与堑壕,在现代战争已近绝迹。
构成防线的主体其实是星罗密布的散兵坑,以及间杂其间的,用沙包与枕木加固了的火力支撑点。
跟以往的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全球大战期间的防线相比,可以说是非常的简陋。
只是,对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即将进入信息时代的现代战争而言,固定设置的防线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在某种意义上,防线像是一种人为划分的界线。
当然,要想突破由现代军队构筑与守卫的防线,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必然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在阿斯特拉罕北面,伏尔加河的东岸,就有一条这样的防线。
防线的前沿在一片矮丘的脊线上,其实只比伏尔加河东岸平原高出不到20米。这个高度差,恰好能为反斜面阵地上的坦克提供掩护,而且让坦克依托预设火力支撑点对付来自北面的敌人。
在防线的两端,各有一处地势稍高的山丘,为两处重点防守区域。
把防线设在这,就一个原因。
紧挨着通往阿斯特拉罕的公路与铁路。
公路在防线的西侧,距离不到500米,在防线西端山丘的俯瞰下,架上几挺重机枪就能封锁。
铁路在防线的东侧,距离约1000米。
虽然稍微远了一点,但是也在大口径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配发给连排的小口径迫击炮的打击范围之内。
此外,公路与铁路都在由步兵操作的反坦克导弹的射程之内。
从北面杀来的敌人,不管走公路,还是走铁路,都必须从防线前通过,从而遭到防御部队的火力打击。
显然,敌人要继续那内,就必须拿下这条防线!
按照计划,东骆沙陆军应该派一个兵力4000的加强团来守卫这条长度接近10千米,纵深达到了2千米的防线。
派过来的确实是一个加强步兵团,却没有满编!
该团在名义上有4个步兵营与1个独立炮兵营,以及众多的团直属支援连,可是实际兵力还不到2400人,仅为应有的4000人的60%。关键是,不但缺少重炮等主战装备,反坦克火力也是严重不足。
全团,总共只有12套反坦克导弹发射器,配发的导弹仅20多枚。
这点导弹,一场战斗都撑不过去!
原因无二:这是一支预备役部队。
在阿斯特拉罕这边,东骆沙陆军没有正规部队。
准确的说,唯一的正规部队留在了阿斯特拉罕,在负责战略撤退工作,组织当地的居民与企业向后方转移。
此外,还负责阿斯特拉罕的防御部署。
可见,就连东骆沙当局,也认定守不住阿斯特拉罕。即便能守住,这座城市也会在战火当中化为废墟。
其他正规部队都离得比较远,主力在伏尔加河西岸,也就是枷锁陆桥那边。
这个预备役步兵团,和平时期的在编人员不到30%,能够在短短几天之内,把兵力扩充一倍以上,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幸的是,兵员的素质还不算差。
不管怎样,该部队的官兵大部分是年龄在45岁以内的退役军人,而且每年要进行为其一个月的集中训练。
司徒麟带着部队赶到的时候,该部队已经顶住了敌人的三轮攻击。
其实,主要是靠提前杀到的低空突击部队,还有部署在后方大约30千米的远程炮兵提供的支援。
得知第04101营是帝国陆军的增援部队后,负责补给的少尉亲自带司徒麟上了前线。
几百米的距离,左转右拐的走了十几分钟,在几处开阔地段,两人还是连滚带爬的摸了过去。
这没办法,因为没人敢肯定防线外面没有敌人的狙击手。
当然,准确说应该是编入基层联队的精确射手。
在帝国陆军与东骆沙陆军中,每个排都有几名配备了狙击步枪的精确射手,主要任务就是射杀敌方高价值人员。
通常,指的就是前线指挥官。
前线指挥部距离前沿大约100米,隐蔽得很好。
从外面看,更像是一处普通的火力点。
因为距离前沿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指挥部在战斗中遭到重点打击的概率并不大,相对来说也较为安全。
“报告!”
带司徒麟过来的那名少尉在喊了报告之后,就转身退了出去。
虽然说的是骆沙语,但是对司徒麟这些长期驻扎在东骆沙的官兵来说,都能听懂简单的口令。
该团的团长是巴甫洛夫上校,一名快到50岁的老军官。
“帝国陆军第04101营营长,司徒麟少校前来报道!”司徒麟懂规矩,在巴甫洛夫上校转过身来之前,就已经立正敬礼。
巴甫洛夫打量了司徒麟一番,才朝靠墙放置的桌子走去。
桌上,铺着一张小比例军用地图。
“你们来得很及时。”
巴甫洛夫说的是梁夏语,还有明显的西北口音。
没啥好奇怪的,做为东骆沙国防军的首批军官,巴甫洛夫在年轻的时候到帝国的军事学院深造过。
当时,为了支持东骆沙重建国防力量,更为了控制东骆沙的武装部队,帝国陆军学院专门开设了西北分校。
此后的几十年,东骆沙陆队的军官都要到该分校进行深造与培训,因此大部分东骆沙陆军军官能说梁夏语。
“需要我们做什么?”司徒麟很直接,没拐弯抹角。
他是来打仗的,用不着顾左右而言他。
“敌人发动了三轮进攻,全被我们打退了。只不过,敌人在这三轮进攻中投入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按我的判断,这是在试探,等主力到达。如果主力部队已经到达进攻集结地,预计会在一个小时内发动进攻。关键是,如果没有特别关键的原因,敌人没理由耽搁这么多的时间。”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巴甫洛夫在地图上圈出了一个地点。
在防线的北面,靠近西边的公路。
距离不是很远,到防线就只有几千米。
只是,关键是巴甫洛夫的最后一句话。
敌人的前锋没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停下来等待主力,那么主力部队肯定更强大,有可能是迢曼陆军的装甲部队。
巴甫洛夫没有明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