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如日中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一章说到,太平军初期武器装备极其落后,刚起义时太平军还以冷兵器为主,包括传统的长矛与大刀等,火器数量并不多且以简易老旧的土炮、鸟枪、抬枪为主。

    清军曾对太平军武器评价道:“军械绝少精良,生铁刀杖,稍用便折。”

    而到了太平天国中后期,太平军的武器却已经大大领先清军,也就用了湘军统帅曾国藩的:“贼之火器精于我者百倍之多。”

    早期的太平军武器呈现出冷热兵器混用,以冷兵器为主的落后局面。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出身的太平军经济十分落后,物资和财力严重不足,只能依靠自制土制武器或缴获清军武器,甚至用干活的锄头、收割谷物的镰刀等生产工具作为武器使用。

    但这种情况随着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一直推行开放正当的对外贸易往来,积极争取外援(包括外国输送的军火),同时要求各国商贾交纳关税、遵守太平天国制定的各项贸易法令、制度和政策。

    凡是到太平天国区域内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必须领取护照,并且只要外商遵守法规,是受到天国保护的。太平天国曾颁布了《天王诏旨》要求天朝军民把外国商贾“视如兄弟,杀之者定行处死;百官皆应遵从此法,不得宽宥任何人”这就可看出。

    太平天国在商埠和水陆要冲设立关卡,对来往货物征税,税率较轻,而且只缴一次,得到凭证即可沿途通行,不必再纳。

    由于方针制定正确和税制良好,太平天国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在太平天国的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大多以茶、丝为大宗。

    太平天国占领的皖南则是清廷盛产茶叶的主要地区之一,外国商人常设法从这里采购茶叶,装运出口。

    从1860年到1862年,太平军先后攻占了苏州、杭州、嘉兴、湖州等城市,大清最重要的蚕丝产区全部落入太平军之手。在太平天国治理下,这些地区的蚕丝生产如常,输出国外数目有增无减。(这里是介绍他的对外贸易制度)

    1855年1月到2月之间,由于进攻湘潭和田家镇的两次惨败,太平军西征攻势受挫,湘军趁机反扑,直接杀到了太平天国重镇九江,形式危急。

    杨秀清火速命令翼王石达开前往九江湖口组织防卫,石达开以火攻战术骚扰湘军阵营,使其无法正常休息,又派人阻塞住湖口水道,使得湘军水师被分割成鄱阳湖和长江两块,无法合兵。最后太平军随即合力猛击,湘军水师近乎全灭,连主帅曾国藩的座船都被太平军烧毁,让他羞愤得投水自尽,不过跳水后被部下救出。随后太平军再度西进,取得巨大战果。

    著名战役:破江北江南大营

    江北、江南两大营是咸丰皇帝集合全国八旗绿营的精锐所组成的一支野战军团,太平天国攻破金陵后,这两支军团分别一支驻扎在扬州,一支驻扎在天京东部的郊外,严重威胁了天京的安全。

    1856年初,西征的大军开始回师,太平军开始对清军有了人数优势。从4月开始,秦日纲指挥的太平军精锐火器营开始和江北大营开战,之后机动力灵活的陈玉成等部赶到,两支太平军一齐合力,在5日占领了扬州城,横扫江北大营。之后,在杨秀清的严令下,太平军并没有修整,迅速南下,从6月17日开始,数十万太平军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向清军江南大营,惨烈的战争进行了三天。

    到6月20日,清军江南大营大破,太平军全线追亡逐北,到了8月9日,江南大营统帅向荣怕清廷治罪于他,在丹阳城的军营中自杀。

    战役:三河大捷

    战争持续进行,一直到1858年11月,此时太平天国已经呈现出了衰退之势,湘军开始反击,九江、湖口等要地相继失守,太平天国决定在皖北另开战场,打开局面。在陈玉成,李秀成的指挥下,8月23日,太平军攻破皖北重镇庐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