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对昨天用镗床新做出来的三磅炮进行试炮。把炮筒直接固定在铁墩子上,连续发射了350发铁球炮弹,炮管开始才崩裂,出现了裂纹后,李憬果断命令停止了实验,看来经过加热锻打之后,青铜的炮管也可以大大提高耐用性。
李憬忽发奇想,想起马克沁重机枪的水套管散热法,只要有水,打多少子弹都行。于是提出用0.2毫米的钢板包裹三磅炮,中间灌水,用来解决过热炮管崩裂问题。灌水口要尽量做的大,在辽东作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打开盖子,把冰雪铲碎直接倒进去。一战时俄国的马克沁重机枪就是采取这种设计,在高寒地带很难找到液体水。逼急了,只能向里边撒尿。
青铜的导热性虽然不如钢管,但是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当晚加工出来一段新炮管,并安装了水套管后,重量增加有限,运输时可以把套管拆下来,分开运输。水可以作战时再灌进去。当夜发射了上千发,都没有出现问题,就是大量蒸发的水汽和硝烟影响了视线。
李憬提完建议就睡觉去了,第二天早上王老三等人红着眼睛来汇报,晚上打了超过一千发,早上把套管拆下来,发现炮管完好无损。
李憬把自己是设计的多种炮架图纸交给他们,让他们参考,三磅炮总重量可以轻松控制在二百五十公斤内,炮架和炮轮、炮管可以拆卸人背肩扛,畜力驮载,非常方便。
美国独立战争中最普遍装备的就是这种炮。号称三磅炮打出了一个国家。华/盛顿带领美国民兵,用可以轻松携带的三磅炮,轰击一个个敌军的堡垒工事,敌军的步兵方阵,直到最后取得了胜利。
这种炮的优势在于重量低,轻松可以携带,尤其是山地作战,非常方便。虽然射程只有365米,但是这个射程完胜所有的弓箭、弩/弓、火枪。既可以发射实心铁球攻击城门和土墙,也可以发射霰弹和链弹用来杀伤步兵和骑兵。
建奴的精锐白摆牙喇兵着三层甲也许百米外可以挡住褐贝斯燧发枪的铅弹,但是绝对挡不住三磅炮的铁球炮弹,就是葡萄弹、链弹、甚至是霰弹统统挡不住。盾车在200米内也会击穿。建奴想把盾车推到五十米内对射,根本没机会,这种沉重的盾车,在辽东泥泞的道路上等走过这段距离早就被三磅炮打成碎片了。
由于重量轻,还可以大量装备到内河的航船上。
由于时间紧迫,造专业内河战船来不及。李憬计划对现有的内河木船进行简单改造。加装舷侧薄钢板的装甲和薄钢板的船篷。动力上使用人力脚踏车带动的螺旋桨。武器上配备五百斤以下的这种三磅炮和佛朗机炮。佛朗机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五百到六百米。但是炮弹威力小,准确率低些。用于远程射击,近程使用这种三磅炮。在内河上足够击毁所有内河航船。
目前四川的奢安之乱迫在眉睫,李憬的第二批移民计划,就是计划从四川移民到大员岛,所以李憬必须掌握长江上的制海权。就算是川江上游的支流如金沙江等,都准备在现有的木船上改造出适合的内河战船船队。
李憬将在万里长江上利用现有木船改造出一支绝对碾压一切的船队武装力量。没有李憬的同意,片板不许过长江。
北方是没有办法的,不论是谁也改变不了,这段冰河时期要持续三十年左右,太阳活动减弱百分之七。情况将一年比一年糟糕。旱灾甚至会波及到江南。
李憬能做的就是封锁长江,绝不允许流寇和建奴过江,保住江南繁华的半壁江山。静静的等待北方的旱灾、瘟疫、动/乱过去。
同时参与西北、华北和辽东的战争,把北方无法养活的人口向南洋移民。
历史上在崇祯殉国的第二年,气温终于开始回升,在顺治朝气候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清朝终于坐稳了江山。
根据不同的统计,明末人口最多的估计是1.95亿,最低的估计是1亿左右,《剑桥中国史》估算大约1.5亿人口。
到了康熙十七年,户籍人口只有1950万人。这中间,按照最高的估计损失了九成的人口。几乎生民十不存一。
这些损失的人口,在长江以北主要是战乱和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