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节气与时令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七月(申)立秋处暑

    八月(酉)白露秋分

    九月(戌)寒露霜降

    十月(亥)立冬小雪

    十一月(子)大雪冬至

    十二月(丑)小寒大寒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和阳历配合时,节气在每月上旬,其规律是:上半年当月的4~6日,下半年当月的6~8日。中气在每月的下旬,其规律是:上半年当月的18~22日,下半年当月的22~24日。

    和农历配合时,农历的平年每月也是两个节气,两者同样称为节气和中气,若遇到农历闰年的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

    由于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都是基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规律确定的,所以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有一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2月2~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7月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9月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1月20~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上的日期

    人们通常把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15天左右,这样按阳历一年365天计算,一个月两个节气,前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与下一个月的节气与中气之间有30天半,而按农历一年354天计算,每月平均只有29天半。所以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比前一个月要推迟1~2天,这样一个月一个月地类推下去,便推到一个月里只有节气而无中气,因此这个月便成闰月了,之后农历月份中,就是上月的中气在前,而本月的节气在后,逐渐地类推下去,再恢复到节气在前,中气在后。照此看,从农历推知节气是不容易的,所以,节气在农历上没有固定的日期。

    阳历在我国没有被推广使用之前,节气是农历很好的补充。那时,人们把节气用农历日期来表示,对掌握农时、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如今我们推行了阳历,节气的阳历日期也基本固定,应用起来更为方便。

    

    1995年~2008年间立春节气在阳历和农历的日期对照表

    

    年份阳历日期年号闰月农历日期

    1995年2月4日乙亥(猪)闰八月正月初五、十二月十六

    1996年2月4日丙子(鼠)十二月二十七

    1997年2月4日丁丑(牛)无(春)

    1998年2月4日戊寅(虎)闰五月正月初八、十二月十九

    1999年2月4日己卯(兔)十二月二十九

    2000年2月4日庚辰(龙)无(春)

    2001年2月4日辛巳(蛇)闰四月正月十二、十二月二十三

    2002年2月4日壬午(马)无(春)

    2003年2月4日癸未(羊)正月初四

    2004年2月4日甲申(猴)正月十四、十二月二十六

    2005年2月4日乙酉(鸡)无(春)

    2006年2月4日丙戌(狗)闰七月正月初七、十二月十七

    2007年2月4日丁亥(猪)十二月二十八

    2008年2月4日戊子(鼠)无(春)

    从上表可见,立春节气在阳历中都是2月4日这一天,而在农历中的日期很不稳定,有时在正月,有时在十二月。逢闰年则是正月和十二月两头立春,闰年的第二年,全年又没有立春节气,或者只是到了农历十二月才有,农历闰年后的第三年又恢复到仅在正月有。种种变动的现象难免引发误解和误会,因此,每年在编制历书、挂历、台历时应尽量将二十四节气靠近阳历日期,以便一目了然,而在了解节气知识时也最好参看阳历日期。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我国古代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除了在历法方面有所创造表现外,另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与此相关联的节气物候观。古代以一候为五日,具体用鸟兽草木的变动来验证月令的变易(其中,大多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准)。一年为七十二候,每月有“六候”。

    为了科学、有效、更切实际地划分、界定二十四节气,也为了寻找到各个节气之间相互衔接、起始的“物化标志”,于是,才有了从时序上,每月六候、一年七十二候的区分,才出现了各种应时的“物候现象”。这些以气象、水温、地温、土壤、地表、动物、植物等变易为其验证的物候,既是古代长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生活实践经验的感性认识的总结,也是古代农学、天文学、气象学、节候学等方面的一项重要科学成果。

    现根据《礼记·月令》、《逸周书·时训解》、《时宪书》等书的记述,对七十二候简介如下:

    (正月)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候,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先祭而后食。二候,雁候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二月)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黄鹂也。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牡丹华;鹌鹑属,鼠阴类。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鸣。

    (四月)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五月)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二候,始鸣;屠畜切,伯劳也。三候,反舌无声。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二候,蜩始鸣,蜩,音调,蝉也。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六月)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三候,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时行。

    (七月)

    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寒也。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八月)

    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一曰:大曰鸿,小曰雁。二候,玄鸟归;燕去也。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二候,蛰虫坯户;坯,音培。坯户,培益其穴中之户窍而将蛰也。三候,水始涸。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二十八宿之一)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九月)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三候,菊有黄花。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二候,草木黄落;阳气去也。三候,蛰虫咸俯。俯,蛰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小雪: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将;三候,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鹖不鸣,鹖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二候,虎始交;虎本阴类,感一阳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马蔺叶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冬至: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二候,麇角解;阴兽也。得阳气而解。三候,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十二月)

    小寒:初候,雁北乡(同向);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候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小也。此说出自晋代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二候,鹊始巢;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鸣也。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

    大寒:初候,鸡乳,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二候,征鸟厉疾;征鸟,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