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明代文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的一生,虽有经世治国之志,但他不愿受封建道德约束的狂放,他对“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李卓吾的推崇,他与歌儿妓女的厮混,他对俚词小说的喜爱……都被理学家们认为是品行有污疏放不羁,而难以容忍。因而,他只得长期沉沦下层,或舌耕授徒糊口,或为书贾编辑养家。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它们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这三部小说集相继辑成并刊刻于明代天启年间。“三言”各0篇,共0篇,约三分之一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代拟话本。“三言”中较多地涉及了市民阶层的经济活动,表现了小生产者之间的友谊;也有一些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神仙道化的作品。此外,表现恋爱婚姻的也占很大比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

    凌濛初(80年),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署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凌濛初自幼聪明好学,8岁补廪膳生。但自后累困场屋,抑郁不得志。崇祯七年(年),因拔副贡授上海县丞,岁升徐州通判。次年苏北山东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凌濛初进见淮徐兵备何腾蛟进“剿寇十策”,后又趁农民军新败,单骑入农民军劝说接受招安。崇祯十七年(年),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抗,忧愤呕血而死。凌濛初著作极为宏富,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是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小说方面最大的贡献是编写了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他还创作过杂剧9种,有《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

    《初刻拍案惊奇》内容很复杂,思想倾向也不尽相同。故事题材虽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氏的再创作,却表现了明朝晚期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气息,浸含着凌濛初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气。《二刻拍案惊奇》是《初刻拍案惊奇》的姊妹篇,因前书印行后受到普遍欢迎,作者应书商之请续作,于崇祯五年(年)完成。

    “二拍”中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比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泛海经商之事,可以看出明末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等重视商业描写,这在以往的短篇小说中非常罕见。

    “二拍”中有部分描写爱情和婚姻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比如,《李将军错认舅》,描写了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而和金定结合,后翠翠被李将军掳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翠翠。但迫于将军权势,夫妻不得相认,最后以双双殉情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至死不渝的感情。又如,《错调情贾母詈女》中贾闺娘与孙小官相爱,遭母横加干涉,后经种种曲折,这对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二拍”中还有一类作品,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荒淫好色。比如,《青楼市探人踪》里,通过狰狞贪婪的杨佥宪和狠心夺产的张廪生这两个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狠毒的本质,尤其是杨佥宪的罪行更令人发指,为吞没五百两银子的贿赂,竟杀害了张廪生主仆五条人命。又如,《进香客莽看金刚经》里写贪婪卑劣的柳太守,为夺取寺中收藏的价值千金的白香山手书金刚经,竟嘱盗诬攀某寺为窝藏盗犯之所,对住持多方迫害。

    “二拍”颇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还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比“三言”稍逊一筹。

    明代嘉靖年间,传奇创作出现了新的转机,首先是魏良辅等人融合其他声腔之长,对昆山旧腔进行了成功改革,创造出了一种纡徐宛转流丽悠远的昆山新腔,昆腔从此成为传奇“正声”,昆腔传奇也成为我国古代戏曲史上最为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并在城市剧坛雄据霸主地位近00年。其次,大批文人涉足剧坛,并在传奇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直面现实,更加具备战斗精神,力图借助传奇创作来表达时代感受,张扬主体精神。社会政治的腐败,边境敌寇的骚扰,这些内忧外患都促使作家们在剧作中发出了沉重的呐喊。

    《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三大传奇先后问世,这是明代中期传奇创作转变最为显著的表征,表明作者开始有意识地对政治历史和人生进行积极探索,有力地提高了戏曲的思想水准与审美品格,这三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明传奇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预示着传奇创作高潮的即将到来。

    李开先的《宝剑记》是明代戏曲史上第一部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描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作者对《水浒传》的情节改动较大,并重塑了林冲的性格。传奇与小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把林冲和高俅父子的冲突由社会冲突改变为政治冲突,强化了忠奸斗争的力度;其次,《水浒》中的林冲是一个由逆来顺受走向坚决反抗的草莽英雄形象,而《宝剑记》中的林冲一开始就是一个忧国忧民与奸党势不两立的人物,他的上山是主动进攻后的自觉选择,且终于为了忠孝两全而受诏招安,这样就把这个草莽英雄的性格士大夫化了,同时也突出了“主动反权奸,自觉上梁山”的主题。作品描写的是宋朝旧事,实则与嘉靖年间的黑暗朝政有关,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梁辰鱼的《浣沙记》通过范蠡西施的悲欢离合演出吴越两国的兴亡,因此又名《吴越春秋》。剧本赞扬了二人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的爱国行为和崇高精神,同时也渲染了西施在成为政治牺牲品时所感受到的深深悲哀;又以相当的篇幅批判了沉湎酒色骄横腐化致使国败身亡的吴王夫差,表彰了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而终于复国的越国君臣,具有激发明朝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现实意义。此剧把男女爱情和家国兴亡融为一体,在明清戏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桃花扇》《长生殿》影响甚大;它又是首先用经魏良辅改革后的昆腔谱曲并演唱的传奇戏,使昆腔新声得以风行于世;其曲辞典雅藻丽,俊语连珠,是明代文人传奇走向典雅化的一个显著标识。

    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主要描写嘉靖年间严嵩父子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被称为“双忠八义”的0位朝臣同他们展开了前赴后继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剧作着力把邪恶一方的骄奢淫逸残害忠良揭露得淋漓尽致,把正义一方的浩然正气大义凛然表现得充分透彻,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描写当代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大胆的斗争精神以及干预时政的迅速及时,确实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同时在形式上突破了传奇以一生一旦为主角贯穿全剧的传统格局,而把重点放在忠义群像的刻画上,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明代中叶的三大戏剧中,《宝剑记》和《浣纱记》都或多或少地对现实作了曲折的反映,而《鸣凤记》则堪称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地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现代戏。在《鸣凤记》为代表的反严系列戏之后,崇祯即位之初还出现过一次反映魏忠贤祸国殃民表彰东林党人壮烈斗争的悲剧现代戏热潮,那正是《鸣凤记》积极参与现实政治斗争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施耐庵塑像

    ◆《水浒传》书影

    知识小百科

    宋江起义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北宋末期,朝政腐败,对外献币乞和,对内恣意搜刮,农民苦于繁重赋税盘剥,致流离失所。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泊,招募义军,聚众起义,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宋徽宗赵佶闻知,纳知亳州侯蒙“赦过招降”建策,颁旨招安,未果,遂命知歙州曾孝蕴率军往讨。宋江战败被俘,起义遂被镇压。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罗贯中所创作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三国演义》被誉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从左至右依次为诸葛亮刘备周瑜像

    ◆《三国演义》书影

    延伸阅读

    《三国演义》成书前的故事

    罗贯中酷爱写作,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他已经写出了好几部长篇小说。

    有一天,罗贯中兴致勃勃地对一个朋友讲起了三国故事,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比如董卓之乱赤壁大战,讲得绘声绘色。朋友听着听着,突然打断他的话头问道:

    “怎么,看来你又准备把三国故事写成书啦?”

    “是啊。魏蜀吴三国鼎立,战火连绵,人才辈出,倒是写书的好材料呢。”

    “陈寿已经写过《三国志》,裴松之还为它作过注解,你又何必再写呢?”

    “他们是以写真人真事为主,内容简单,不够生动有趣。我想在他们的基础上,把三国故事写成演义小说,真中掺假,假中有真,让天下男女老少,都爱听爱读。”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有许多早在民间流传,吴承恩在说书艺人和无名作者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觉,撰写了这部伟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插图(清)

    ◆玄奘像

    延伸阅读

    吴承恩与《西游记》

    大型传奇神话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拍摄于2007年。剧中,主人公吴承恩大智若愚崇尚公正风流倜傥诗文书画千古一绝;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西游记》人物,与剧中原始人物形象交相辉映;丰富奇绝的神话幻想侠游与大胆有趣的艺术表现样式现代高科技的立体表现手段极大地扩展了天上人间的非凡想像。2009年12月4日,获得比利时电影节“第一届国际立体电影节佩龙杯长篇奖”。

    汤显祖和《牡丹亭》

    明末戏曲家汤显祖,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艺术成就也非常卓越。

    ◆汤显祖像

    ◆《牡丹亭》书影及插图

    延伸阅读

    不肯折腰事权贵的汤显祖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掌朝大臣张居正的利用而落选。中进士后,也拒绝当时执掌朝政的张四维申时行的拉拢。在南京时,不和当时已有很大名声的王世贞世懋兄弟往来,甚至在王举行的公宴上谢绝和诗。晚年淡泊守贫,不肯与郡县官周旋。这种性格作风使他同讲究厉行气节抨击当时腐败政治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也使他推重海瑞和徐渭这样“耿介”或“纵诞”的人物。汤显祖的这种性格特点在作品中也有明显反映。《明史》记他“意气慷慨”“蹭蹬穷老”,这评语颇能概括其生平。

    世情小说《金瓶梅》

    《金瓶梅》的出现,使得中国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趋于完备,形成了封闭的题材圈环。《金瓶梅》对世情类的长篇小说有首创之功,长篇小说的创作也从《金瓶梅》开始,进入了文人独立创作的时代。

    ◆《金瓶梅》故事图(清)

    ◆《金瓶梅词话》书影

    延伸阅读

    何谓世情小说

    所谓世情小说,就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一类小说。学术界一般又用世情小说(或称人情小说)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于是,鲁迅称之为“最有名”的《金瓶梅》,就常常被看作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而且,本质地说,社会世情是丰富斑斓的社会生活的主体,也就无怪世情小说逐渐成为长篇小说的主流了。从这个角度看,《金瓶梅》对世情类长篇小说的首创之功,无论作怎样的肯定,都是不过分的。之后,明清两代的世情小说,或着重写情爱婚姻,或主要叙家庭纠纷,或广阔地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青楼,内容丰富,色彩斑斓。

    ◆《金瓶梅词话》书影

    冯梦龙和他的“三言”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通过辛勤的笔耕和卓越的见识,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冯梦龙塑像

    ◆冯梦龙手记

    延伸阅读

    冯梦龙“三部曲”系列小说

    《智囊》《古今谈概》《情史》三部书,可谓冯梦龙在“三言”之外的又一部“三部曲”系列小说。《智囊》之旨在于“益智”;《古今谈概》之旨在于“疗腐”;《情史》之旨在于“情教”,均表达了冯梦龙对世事的关心。而《智囊》是其中最具社会政治特色和实用价值的故事集。他在《智囊叙》中说:“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他想由此总结“古今成败得失”的原因,其用意不可谓不深远。

    ◆《警世恒言》插图

    凌濛初和他的“二拍”

    凌濛初是一位优秀的通俗文学家,他的“二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集中展现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特征。

    ◆《初刻拍案惊奇》书影

    ◆《二刻拍案惊奇》书影

    延伸阅读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明代著名的拟话本系列,其在文学界的地位堪与《金瓶梅》相媲美,而且它们和《金瓶梅》一样,由于其中的一些情色描写,长期被统治者列为禁书。

    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将其合称为“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代戏剧“三大传奇”

    《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为明代戏剧的“三大传奇”,其中《宝剑记》名列第一,比另外两部传奇作品早20余年,是明代传奇中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部代表作品。

    ◆传统昆曲

    ◆《鸣凤记》书影

    延伸阅读

    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在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