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6章 力量重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相比较花国斗艳,冷风最关心的,还是东北方面传来的消息。根据闫娜的消息,今天下午晚些时候,方建国便会到达上海,届时抗日军究竟现状如何,也就大概清楚了。

    尽管已经有所猜想,但见到方建国后,冷风还是大吃了一惊。几个月没见,方建国仿若老了许多,面容也有些沧桑。然而与方建国的样貌相比,他带来的消息却更让人心惊。

    在他启程来上海之前,抗日军在日军的围追堵截下,迫于形势所逼,已经分为两部,一部由周先生率领,大约千余人并入了王德林所部的救国军,继续坚守。而另外一部分则在李司令的带领下,全员撤退到虎林地区,希望能在此继续坚守。

    方建国得到消息后,连夜组织了精兵强将,组成了小分队,亲自押运了一批物资,一路艰辛,终于在虎林的一处密林找到了李司令的部队。此时抗日军仅剩两千余人,连番激战后,几乎人人带伤,弹药物资已经极度匮乏。天寒地冻,虎林地区人迹罕少,部队只能勉强维持着,所有人的精气神已是跌到了谷底。

    方建国的人数不多,为了安全起见,所携带的物资也不算多,对于这两千余人的部队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迫于当下形势,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以待来日再战,李司令已经决定,不日将撤退入苏俄境内。

    但见到方建国后,听他仔细讲述血刀特工队的事情,以及冷风已经亲自前往上海的消息后,李司令与马则周商议后,从剩下的人马中再行挑选出近百人,由马则周统率,与方建国返回冰城。一方面由他继续组建地下抗日武装,坚持抗战。另一方面,则是给冷风等人予以援手,争取能在上海尽快打开局面,壮大自身的同时也能筹集更多的物资资金,将来抗日军重新举起抗日大旗返回东北之际,便能事半功倍。

    至于李司令本人,此次退入苏俄境内,到底会如何心中也是毫无把握。马则周本想建议他由方建国一路护卫先行撤入关内,但李司令却无法割舍剩下的诸多兄弟,一定要坚持与他们在一起。尽管此前他们便与苏俄方面有所联系,但毕竟是一支两千多人的武装力量,以后会如何,还能不能打回东北,都是个未知数。基于此,李司令也绝不会轻易离开这支部队的。

    马则周苦劝无果,也只能接受了这个事实。在稍作调整后,领着主动留下的近百人的队伍,在方建国的特工队掩护下,隐藏踪迹潜回了冰城。回来之后,如何调派人手,却是个难题。

    按照原先冷风的设定,冰城方面是方建国与郝正阳负责,奉天方面由侯三作为联络人,天津是王大小姐全局统筹。但如今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抗日军即将撤退入苏俄境内,那么他们这物资供应线的使命暂时便告一段落。

    马则周此次带了不少人重新归来,便是受到了冷风成立血刀特工队的启发,打算以这百来人作为核心,成立地下武装力量,坚持抗日。此外马则周也告诉了方建国,原先在抗日军中的周先生,其真实身份乃是地下党,也将在其后不久继续成立抗日游击队,坚持抗日。

    基于此,这些抗日力量的物资筹集以及援助将比以前更加需要外界的援助,东北地区因为日军大肆搜捕下,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基于此,冷风等人在上海天津等地的责任越发重要。

    马则周与方建国等人商定,打算由方建国带领一部分人,直接奔赴上海,给予冷风强有力的支持,希望能尽快打开局面。而他自己,本就是东北军高层,与各地士绅军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则亲自留守冰城,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暗中组建联络地下抗日武装,给予方方面面的援助。

    方建国原本并不同意,现在东北情势紧迫,留在这里的危险之大,他已是领教过的,怎么能让马则周处于此等危险之中?但他费尽口舌,也无法改变马则周的决定。

    “上海乃全国经济之中心,此次能否打开局面,将是重中之重,冷风虽然有闫娜雷曼玉等人协助,但毕竟都是女人家,非但你要过去,就是侯三,我已经和他取得联系,让他过段时间便也赶赴上海。以你们的身手和本领,在上海将能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比起留在东北,其价值更大。至于我,相比你们年轻人来说,留在这里,更为熟悉这里的环境人脉,作用比起去上海,要有用的多。建国,给冷风带个话,东北这一摊,老头子我撑着呢。让他在上海放心的去做,缺人我补人,咱东北军,可不全都是孬种!”

    听方建国转述完马则周的这些话,冷风不禁热泪盈眶,他深知老师这次毅然留在东北,那是抱了必死的决心,誓与东北共存亡的。无论如何,他也要尽可能的建立起自己的力量,也能最大限度的去支持老师的抗日行动。

    方建国此次来沪,总计带了二十余人,都是军中的精壮汉子。如此一来,闫娜雷曼玉担忧的人手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而且,再过几日,侯三也将赶赴上海,以他闪转腾挪的本事,上海提供的舞台,比起奉天更加有施展的空间。

    这两日,闫娜与雷曼玉一直在与李宣锋顾竹轩商议组建公司的事情。李宣锋父子二人已经与金主刘宏盛达成了一致意见,让出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分别由捷达货运公司与顾竹轩补上。

    至此,新筹建的沪通码头船务公司正式组建完成,股份分别如下:刘宏盛占股25%,李宣锋父子占股35%,捷达货运公司占股20%,顾竹轩占股20%。公司资本金叁拾万元大洋,主营业务包括航海运输,码头仓储,渠道物资供应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用上海的经济中心之地位,利用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线,通过自身运输能力,来获得地区之间的差价利益。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一些特殊物资以及大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