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8章 东华足球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就要从最早的足球发展史说起了。

    19世纪60年代,外国侨民把足球带到上海,同治六年(1867年),租界出现了足球会的组织,但当时还没有形成正规化的球赛。至19世纪末,西方侨民足球队日益增多,竞赛随之增多,规则也逐步完善。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西方侨民成立了上海足球联合会,组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正规化系列足球赛。

    在华人中出现足球运动,最早在19世纪末。光绪二十一年,圣约翰书院开展了足球活动,由外籍教师兼任教练。光绪二十八年,南洋公学(交通大学)也成立了足球队,与圣约翰书院约定每年举行主客场二次比赛。两校之间的比赛,成为上海滩的一大盛事,每逢比赛,“观众动辄万千,学校邻近,倾巷以赴,……其情况无逊于浴佛节之静安寺庙会”。

    两校的足球赛持续了25年,直到民国15年(1926年)时才结束。此时,上海其他各类学校足球运动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其中有徐汇中学,中西书院、汉璧礼公学等都曾聘请英国教练兼教师。民国3年,华东各大学体育联合会成立,足球赛被列为该联合会的主要竞赛项目。

    华人的社会足球队最早出现于民国元年。西门公共体育场建成以后,有共和、乐群、搏爱三个足球组,以后有铁路队出现。当时,社会球队中实力最强的是乐群队。

    民国13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沈嗣良主持成立了中华足球联合会。由联合会发起举办了上海中华足球联赛,这是第一个中国人自办的足球组织及足球联赛,它突破了上海足坛一直由西方侨民控制的局面。

    华人足球联赛的出现,促使了社会业余球队的迅速发展。如第一届联赛只有4队参加,到第二届即有37队报名,联赛分成甲、乙两组。到民国18年的第五届联赛时,已有49队报名,比赛分成5个组进行。由于中华足球联合会所使用的球场仅三处,30年代只能把报名队限制在56队之内。

    华人球队的水平在频繁的联赛过程中得到迅速提高。民国14年,新闻界称谓“亚洲球王”的李惠堂由港来沪参加了乐群队,次年,李惠堂与广东俱乐部的部分球员组成乐华队,该队在技术上很重视集体配合,改变了原来好踢高球和远球的风格,使上海足球的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

    乐华队成立后,不仅参加华人的联赛,也加入了西方侨民组织的各类比赛,首战即以4:1胜外侨强队腊克斯队,在民国17~18年的赛季,还取得了西联会甲组联赛和高级杯赛冠军。

    民国19年,李惠堂返港后,乐华队解散,继之有东华队代表着上海的最高水平。

    东华足球会创建于1931年,是中国最具悠久历史的足球队之一,是中国足球史上的著名劲旅,至今屹立于上海足坛。

    说到踢足球,就不得不说这位盛家七公子了,即在30年代初创办东华足球队的盛老七---盛升颐,他是盛宣怀的第七个儿子。东华可是一支为中国人赢得过很多荣誉的球队,拥有当时中国最好的球员,戴麟经(游泳名将戴丽华的父亲)、冯运佑(他的弟弟冯运和是盛老七的秘书)、张邦纶、谭刚柏、孙锦顺(号称孙铁腿)等,当时都在东华麾下。

    盛老七在盛家子弟中,算是个标新立异的家伙。他很喜欢足球,每次重要的球赛他都去观看,高兴时还上场踢几脚。1931年东华足球队成立时,他把他的堂叔盛苹荪,以及两个侄子盛毓常、盛毓邮都拉进来当发起人,目的是要大家共同出钱。在东华足球队的24个发起人当中,他们盛家就占了4个。

    为了扩大影响,争取官方的支持,他又拉宋子良和吴铁城当会长和名誉委员长,拉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经理丁雪农当常务委员,拉中央银行的胡梅庵当董事,目的就是为球队筹款。可知东华足球队30年代的辉煌,有着这位盛家公子的一份功劳。

    盛老七不但热心操办了球队的成立,又当了东华的会长,主持了初创时期的一切事务,包括筹集经费,组织球赛,联系训练场地,还把他家老公馆中的一栋房子腾出来,供球队作队部(后来扩大为东华足球会,队部搬到复兴中路)。

    东华队员最初由上海各大学的精锐所组成,嗣后又发展成技术人员、医师、金融、工商界职员以及为数较多的大学生爱国知识青年组成,为纯业余体育团体。其活动经费由上海工商界人士中热心者成立董事会提供,除比赛时的各项开支外,队员不取任何报酬。

    东华队的精湛球技,踢法文明,动作细腻,敢于和当时洋人操控的劲旅(如犹太、西捕、西商等队)奋勇拼搏,更不惧敌伪的威胁利诱,道德作风高尚,战绩显赫,深受国内广大球迷的爱戴赞扬。

    要知道,当时的球队都是业余的,根本没有什么专业球队,所有的球员都是下了班以后来踢球的。就连当年的亚洲球王李惠堂,到了上海也得有个吃饭的饭碗,就是在静安寺路华安保险公司任职,其他球员有的是大学里的学生,有的是洋行里的职员。

    那时候,球赛门票收入都很有限,但一支球队所用到的体育用品都要从国外井口,从球场设施到足球、球衣、球鞋、球袜等,都需要进口。

    那时候一个网球都要一块大洋,一场球打下来少说要用掉三五个球,一双球鞋几十块,一个上好的足球都需要上百元了。而那时一个银元能买好几斤猪肉,而门票却只有几毛钱,所以这个年代想要玩足球,那是需要大价钱来维持的。

    东华足球队的运气不错,刚刚筹建的时候便遇到了盛老七,这个乐善好施的极为喜欢足球的盛家七公子。每次重要的比赛,他必到场观看,甚至高兴的时候还要上场踢上几脚。如此一个老板的出现,自然是东华足球队的福气了。

    让冷风没想到的是,自己无意中显露的脚法,居然让盛老七看中了,居然还流露出招揽他的想法,这真是让人颇感到意外。不过冷风并没断然拒绝,能与盛老七这样的公子哥搭上关系,也是他所希望的。

    而且,冷风对踢足球这个事情并不排斥,无非就是多一个爱好罢了。正好盛老七说了,下周就有个比赛,还热情邀请自己前去观看,这倒是不错,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

    当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就连方建国也跃跃欲试,想上去一显身手了,当即便和冷风约定好,届时一定要通知自己,两人一起去看看这个有意思的足球赛。

    方建国既然有此想法,冷风心中一动,这不是正好么,可以趁机认识下这位盛老七,以盛家子女的人脉关系,做生意可是很不错的合作对象。

    可惜的是,冷风带着方建国来找盛老七时,却已是人走茶凉,对方已经离开了百乐门。联想起此前盛老七气头上的话,似乎这位七公子与七小姐之间,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隔阂矛盾。

    没能认识这位足球队的老板,方建国甚是遗憾,不过他倒是受到了一定启发,拉着冷风开始窃窃私语。这两人说话,却是让姚可依感到很是纳闷,明明这两人以前不认识的啊,怎么却突然好像两个至交好友一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听方建国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冷风不由拍掌叫好,原因无他,方建国想着把手下的兄弟们稍加训练,索性也组成一个足球队,一方面加以训练保持体能,另一方面若是比赛的好,对捷达货运甚或是新沪通的名气可是有不少好处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