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6、第 86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八十六章

    李承璋的身体重重倒在地上, 殷红的血液源源不断流出,染红了绣着山河社稷的蜀绣地毯。

    殿中的皇子公主们已经数十年不曾见过这种兵变,陡然又经历一次,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薛妃不住颤抖着,捂住八皇子的眼睛,将八皇子紧紧抱在怀里。

    天光乍破, 金乌初升, 温暖的阳光慢慢照进紫宸殿。

    薛妃微眯着眼, 抬头看着正殿门口的人。

    李泓一身天子常服,眼里噙满了泪, 微伸出手,口中喊着璋儿, 跌跌撞撞向倒在地上的李承璋走去。

    那一支弩/箭射的是李承璋的心口, 纵然大罗神仙在世,也救不了李承璋的性命。

    李承璋的身体逐渐变得冰冷,李泓扑在李承璋身上, 痛哭出声:“璋儿, 你好生糊涂!”

    “这大夏江山, 朕不传给你,又能传给谁?”

    “你为何不能有点耐心, 等一等朕呢!”

    李泓哭声悲凉, 声声哀切,他是被兵变逼宫的天子,更是一个痛失儿子的父亲。

    看到这一幕, 薛妃不悦蹙眉。

    李泓直至现在仍心疼着李承璋的死去。

    哪怕李承璋要取他的性命,夺了他手中的江山,他仍是只记着李承璋的好——毕竟李承璋已经死了,死人在活人心中,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尽管这个死人刚才打算要了紫宸殿中所有人的性命。

    李泓哭,殿里的皇子公主们也在哭,薛妃怀里的八皇子转着圆滚滚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殿中哭泣着的众人。

    薛妃被这些哭声闹得头疼,怀抱着八皇子,走到李泓身边,道:“陛下,四王爷已薨,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抚叛军,论功行赏。”

    她没有直呼李承璋的名字,更没有把李承璋叫做乱臣贼子,毕竟李承璋在李泓心里,李泓是他最出色的儿子,他百年之后的皇位继承人,她哪怕投其所好,也要尊李承璋一声四王爷。

    更何况,如今李承璋死去,她的儿子便是下任天子的最佳人选,越是在这种事情,她越不能掉以轻心,在对待李承璋的事情上,她需要更加谨慎才是。

    李泓又是痛哭,又是喝骂李承璋眼皮子浅,连这点时间也不愿意等。

    薛妃柔声劝解着。

    过了好一会儿,李泓面上方好一点,抬起泪眼朦胧的脸,对薛妃道:“他做出如此蠢事,难得你还唤他一声四王爷。”

    薛妃道:“他毕竟是陛下的儿子,与陛下是血脉至亲。”

    听到儿子二字,李泓心中又是一痛——他一手教出来的好儿子,他倾注了所有心血寄以厚望的好儿子,竟想弑君杀父,篡夺皇位。

    若不是崔元锐发现得及时,这会儿躺在地上的,是他的尸首。

    李承璋死去,他哭得这般悲伤,若他死去,李承璋只怕心中只有开心庆幸吧?

    庆幸他这个天子死了,自己终于可以登基为帝了,再不需要在他面前辛苦伪装,小心谨慎行事了。

    想到这,李泓眸光转冷,心中的悲痛淡了一分。

    他儿女众多,尚且如此悲痛,可李承璋,只有他一个父亲,却盼着他早死,父与子之间,竟不平至此。

    终究是他看重亲情、也太看重李承璋了,才会让李承璋胆大至此,做出如此蠢事。

    稚儿不懂大人间的情绪翻涌,抬起肉乎乎的小手,拽了拽李泓的衣袖,咿咿呀呀说着话:“父、父皇,哭,不哭。”

    薛妃见此,不再顾忌冲鼻的血腥味,把怀中的八皇子往李泓身边松了松,道:“陛下,您看,小八在心疼您的身体呢。”

    八皇子被薛妃养得白白胖胖,又因年龄小,正是不知道害怕的时候,扯着李泓的袖子撒娇,还用胖乎乎的小手去擦他的脸,似乎想拭去他脸上的泪水一般。

    李泓心中一软,从薛妃手中接过八皇子,举在脸前亲了又亲,道:“还是小八知道跟朕亲。”

    正殿外的李斯年看到这一幕,不觉眉头轻动。

    这个薛妃,的确有几分本事。

    崔元锐控制了紫宸殿周围的叛军后归来,径直绕过李斯年,走向殿中的李泓。

    他与李斯年往来是私下的事情,明面上,他与李斯年是陌生人。

    崔元锐单膝跪在李泓面前,道:“敢问陛下,殿外叛军如何处置?”

    听崔元锐提起叛军,李泓眸中满是厉色,冷哼一声,道:“若不是他们,老四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敢兵变逼宫?”

    “杀了,一个不留!”

    崔元锐抿了抿嘴角,应声退下。

    这便是天子。

    自己的儿子做出再多的错事,也错不在儿子身上,而是被周围人挑唆了,迷了心智。

    他的儿子,永远是清清白白的好儿子,错的永远是旁人。

    只是可惜了这么多的禁卫军。

    他们也是有父母家人的人,一时被李承璋胁迫走错了路,却要为此搭上自己甚至全族人的性命。

    这便是兵变。

    无论成功与否,都是血流成河。

    大夏自立国便传承下来的兵变夺嫡,究竟什么是个头。

    崔元锐无声叹息,退出紫宸殿,与轮椅上的李斯年擦肩而过。

    李斯年随手将怀里的诸葛连/弩交给一旁的近卫,转动轮椅,来到正殿。

    李承璋死后,原本四散奔逃的宫女内侍们又回到紫宸殿,哆哆嗦嗦开始打扫宫殿,照拂公主皇子,因其他宫殿仍有叛军尚未剿灭,皇子公主们全部留在紫宸殿,好在紫宸殿颇大,几十位皇子公主并宫妃们聚在一起,倒也不显得拥挤。

    李斯年的目光从皇子们脸上划过。

    李泓生有八个儿子,长子次子是谢家女所生,死在长公主的剑下,而今李承璋又死,便只剩下了五位。

    这五个儿子里,三子李承瑛年长,按理讲,他是皇位的最佳人选,可他性子跳脱莽撞,行事全凭自己的一番喜怒,当个闲散王爷尚可,一国之君的重担,是万万不能压在他肩上的。

    李承瑾是李泓的第五子,母亲早年死在谢家女手中,他自己也受了谢家女不少磋磨,导致身上落了病根,天气稍微转冷,他便病得起不来身。

    作为一朝天子,最为重要的是有一个好身体,他病病歪歪的身体,哪怕性子再怎么谦和闲雅礼贤下士,李泓也不会考虑把大夏传给他。

    李承瑛李承瑾不行,再往下,便是六皇子七皇子了。

    六皇子目睹生母被谢家女害死之后,便吓破了胆子,平日里没甚么话,遇到事情了,只知道嚎啕大哭,一点没有天家皇子的气概。

    储君之位,李泓断然是不会考虑他的。

    至于七皇子,年龄更小,是李泓登基后的宫妃生的。那个宫妃性格温柔,不争不抢,又或许是觉得皇位怎么也落不到她儿子的头上,所以只守着自己的儿子过日子,并不曾生出不该生的心思。

    宫妃这般,七皇子更是如此,平庸沉默,在宫里没甚么存在感。

    这五位皇子里,最有存在感的,也只有薛妃怀里的八皇子了。

    降世时自带祥瑞,薛妃心比天高,不是个安生的,身后又有武阳薛家,薛家虽未明确表示支持薛妃夺嫡,可若薛妃执意争皇位,薛家自然不会帮着外人,只会帮着薛妃。

    想到此处,李斯年眸光轻转,心中有了计较。

    李斯年来到李泓身边,唤了一声陛下。

    李泓瞥了一眼轮椅上的李斯年。

    李斯年杀李承璋的事情,他一点也不意外。

    李承璋做出那般的事情,对程彦来讲,是一种侮辱,对程彦的未婚夫李斯年来讲,更是一种挑衅,李斯年趁李承璋谋逆的时候射杀李承璋,实在太正常不过。

    可哪怕李斯年杀李承璋是为了救他,他仍是为此事不喜李斯年。

    ——李承璋再怎么不对,再怎么糊涂,可终究是他的儿子啊。

    李斯年竟然当着他的面射杀了他的儿子,这叫他如何忍得?

    李泓冷哼一声,对李斯年半点好脸色也无,道:“何事?”

    “四王爷谋逆,归根结底,是储君空悬,若是太子早定,想来四王爷也不会做出这般蠢事。”

    李斯年丝毫没有将李泓的脸色放在心上,直接指出李承璋谋逆作乱。

    普天之下,能让他敬畏的人不多,很显然,李泓不是那个人。

    李泓听李斯年说李承璋谋逆,脸上越发不快。

    他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个李斯年空有一张好皮囊,却半点不会看人脸色。

    也就程彦年轻,没有经过事,才会被李斯年的皮相迷了心,放在李承璋李承瑛那么多的皇子不要,偏偏挑中了这个绣花枕头。

    李泓冷声道:“他谋逆,又如何?”

    李斯年道:“储君不立,国本不稳,今有四王爷,日后还会有其他皇子如此行事。”

    李泓一怔,心中有些慌乱。

    是了,若是他早点与李承璋说,这天下迟早是他的,想来他便不会莽撞逼宫了。

    说到底,这件事还是他的错。

    李泓心绪翻涌,面上便显了几分来。

    李斯年见此,眼底闪过一抹嘲讽。

    静立在二人身旁的薛妃,宽大绣袍中的手指微微搅着帕子。

    李泓没有听出来李斯年的言外之意,不代表她听不出来——李斯年是要李泓早立太子。

    只是李斯年的身份哪有甚么资格请立太子?

    李斯年身份实在太过尴尬,他是天家的人,却也是天家的禁忌,皇城的宫人们不好称呼他,只以郎君或者道长来唤他。

    可转念一想,李斯年能当着李泓的面射杀李承璋,自然也有办法恢复自己的身份,她更应该担心的,是李斯年请立哪位皇子为太子。

    她与程彦的关系算不得好,曾为了帮儿子争夺太子之位,设计陷害过程彦,李斯年是长公主为程彦选中的未婚夫,万事自然以程彦为重,她这般与程彦作对,李斯年怕是不会请立她的儿子。

    不是她的儿子,那会是谁?

    难不成是与程彦素来交好的李承瑛?

    薛妃秀眉微蹙,越想越觉得是李承瑛。

    李承瑛是李泓的长子,在储君之位上便占了先机,又与程彦交好,娶了程彦的堂姐为正妃,前一段时间,还去了边关历练,立下了不大不小的军功。

    华京的朝臣世家们虽然觉得李承璋轻狂莽撞,可他的莽撞,在边关将士们看来是少年人特有的意气风发,且不摆皇子架子,与士兵们同吃同住。

    这等行为,获得了边关将士们的一致称赞,甚至他大婚之时,边关的将士们还送了他不少贺礼。

    贺礼虽然不算贵重,但也表明了将士们对他的认可。

    李承瑛有军队中的支持,又是李泓的长子,哪怕没有生母,性格跳脱些,但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人——人总是会便变的,况他的正妃是稳妥端庄之人,年久日深,也能将李承瑛的性子掰过来。

    想到此处,薛妃心中一惊。

    若是如此,她的儿子岂不是毫无胜算?

    祖父不止一次告诫她,让她不要参与天家夺嫡,要她好好教导八皇子,日后自有她的道理。祖父性子最是执拗,这般说话,必然不会在她夺嫡之中帮她了。

    如今大长秋已死,她与外界断了联系,终日困在后宫中,不知朝堂动静,她的表兄们虽然得了李泓的重用,可到底只是借助她的势为的官,根本斗不过程彦手下一百个心眼子的人,她又不好直接向李泓吹枕头风,天长日久,她的儿子哪里还有任何助力?

    没有助力的皇子,拿什么去争夺储君之位?

    薛妃越想越忐忑,但面上不敢表现出来。

    眼下李承璋刚死,李泓心思难测,她唯一的优势是李泓的宠爱,若连这点宠爱都失了,她的儿子便是真的没有一点指望了。

    薛妃温柔浅笑,道:“如今四王爷新丧,郎君便与陛下提及储君之事,此等言行,只怕有些不妥吧?”

    李斯年有意推举李承瑛为太子,她无法左右李斯年的思想,便只能阻止李斯年。

    立太子的事情,能拖一时是一时,只要拖到朝议太子之事,李斯年便没有办法了——朝中大臣们素来不喜李承瑛的率性而为,断然不会让李泓立李承瑛为太子。

    这般想着,薛妃又道:“更何况,郎君也说了,储君之位关系国本,此等国本大事,自然是要与朝中重臣商议的,怎能由郎君向陛下提起呢?”

    “娘娘此话颇有道理。”

    李斯年眸中闪过一抹嘲讽,道:“是我莽撞了。”

    李泓见薛妃堵了李斯年的话,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心中都颇为开心——哪怕李承璋真的罪该万死,可李斯年当着他的面射杀了李承璋,这件事都让他颇为不喜李斯年。

    眼下他看李斯年,哪哪都不顺眼,就连那谪仙似的样貌,如今瞧着,也多了几分不近人情和故作清高的假惺惺。

    红尘俗世中的人,哪有那么多的风轻云淡?

    李斯年骗程彦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尚可,但却骗不了他。

    李泓道:“你的师父是仙长凌虚子,你也该学一学他的沉稳历练,别见一场宫变,便吓得跟什么似的,慌不择言要朕立太子。”

    李泓话里满是责备之意,丝毫发觉李承璋兵变逼宫之时,最为慌乱的是自己。

    “多谢陛下教诲。”

    李斯年轻轻一笑,话虽这般说,可面上却丝毫没有将李泓的话听进去的诚惶诚恐,眸底甚至还多了三分揶揄之色,如看跳梁小丑一般。

    李泓见此便拉长了脸。

    这个李斯年,得志便猖狂,他与程彦的婚事八字尚未有一撇,便这般不把自己的话放在眼里,若是他日后真娶了程彦,指不定会生出什么心思呢。

    李泓面上微冷,道:“怎么,你不服?”

    他需要好好教李斯年一番,究竟什么是体统,什么是规矩。

    “这倒没有。”

    李斯年浅笑,道:“只是刚才想起八皇子伴祥瑞而生,当时只觉得奇怪,如今看来,却是天命早定。”

    说到这,李斯年声音微顿,李泓薛妃皆是一怔。

    李斯年悠悠一笑,将李泓薛妃二人神色尽收眼底,继续道:“我本欲向陛下觐言,要陛下顺应天命,可看陛下与薛妃娘娘的意思,却是早有打算。”

    薛妃听此,当下便悔得肠子都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