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杨郡守的急报。”
在双邑的府邸内,张嘉师在书房当中看着到来的郑福,他知道这一份急报事实上已经晚了一点。
而从其他地方的急报,同样已经陆续送到他手上。
就在刚才,他才跟陈平、李信等大秦帝国军政高层进行商讨,应对匈奴人这次进行的全面入侵。
只不过,无论是陈平,亦或者是作为眼下大秦帝国上将军的李信,国尉屠睢,都很清楚的说出一点,那就现在并不是跟匈奴人正面对抗的时候。
大秦帝国眼下虽然已经恢复了一批骑兵部队,并且应该能够与匈奴人进行对抗,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若是将这些生力军消耗在匈奴人的正面对抗当中,很有可能对之后的战斗有着莫大的影响。
这一点张嘉师也很清楚,而他不认为那几支新型的其并不低面对匈奴人的公式,就真的能够做到开无双这样的不科学的事儿。
所以张嘉师在陈平等人离开之前,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维持原定的防守反击战术不进行大规模的改变。
事实上对于这么一个事情,张嘉师自己都很是无奈,那就是即使是再严密的防守,都会出现百密一疏的可能性。
对于杨翁子所镇守的云中城,张嘉师可以说相当放心,但是时间一长的话,没有得到援助的云中城很有可能被匈奴人的人海攻势攻取,这个情况是张嘉师所不愿意看到的。
云中城屯放了大量的粮秣器械,这一点是张嘉师下令进行的,但是这不代表云中城就能够坚守更长的时间。
张嘉师下令运输到云中城的器械,数量不在少数,但是这种器械与在相同空间内得到更多储存数量的粮草相对,很多时候这些器械更多算是一次性的物资。
比如说箭镞这种东西。
在战场上,秦军有回收箭镞的习惯,但是这种情况对于秦军处于被围困的守城战况而言,根本不适用。因为想要回收这些箭镞,就得冒着被匈奴人抢占城门的危险,派遣一部分守军或者是民众,冒险出城回收。
当然也不一定需要打开城门,就像是让人员用绳索是吊下城墙下方,也能够回收箭镞。但是这种做法一来效率较差,二来对于若是真的出现匈奴人趁机偷袭的事情,恐怕能够返回城内的人员不多。
而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但是这些办法更多地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云中城内本身就有兵造分部,但是指望让这些这个兵造分部来维持云中城的相应物资消耗,无疑是痴人说梦。
再说了,完全加工好的器械,在相应的空间占地无疑是比起未加工的原材料更有优势。
所以这个兵造分部,更多地是修复驻军在平时以及作战的兵甲,而非赶造相应的器械用以作战。
而在这个前提下,张嘉师以及杨翁子等人,即使是对短时间守住云中城充满信心,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拖延,这种信心会一直慢慢的削弱。
再说,长时间的围城对于守城的将士士气也是一个影响。
在短时间内,秦军将士的时期是得到保证的。但是时间一长,即使是有着杨翁子这个秦军宿将坐镇,恐怕也就是不至于在一些方面出现大问题。
……
而云中城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对于这次匈奴人很有可能发动的全面攻势,大秦帝国的北疆恐怕会成为一片烽烟之地。
长城对大秦帝国的北疆提供了相对有效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而且在这几年时间,张嘉师因为对关东诸侯的作战以及因应防范匈奴人有可能进行的大规模入侵,选择的是将大秦帝国北疆沿线的屯田区,有选择性的向南迁移。
这个有选择性的基础,主要是取决该屯田区是否能够在防御方面提供地形优势。
只不过,即使是大秦帝国的长城沿线大部分都选选择险要地段修筑城墙,但是更多的是在一些平原地区或者是靠近水源的地区修筑屯田区。
这是就近发展以及维持长城沿线驻军以及屯田的平民的相应消耗而进行的决定。
而这个决定事实上并不是大秦帝国开创,而是在战国时期或者是更早之前,就已经出现的一种方式。
在战国时期,赵国长城就有明确的屯田以及放牧区域的记载。
所以,处于一些角度而言,这些屯田区主要就是修筑在平原地带以及靠近水源处,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不过这么一个情况对于张嘉师而言,就是一种有些难以取舍的决定。
张嘉师知道,即使是他打算将部分屯田区南移以及在一些比较险要地段的屯田区增强防御,面对匈奴人的大举入侵,一旦长城沿线多处被突破,这样的做法起到的作用不会太大。
只是张嘉师出于恢复人口的打算,只能够这样做。
………………………………………………分割线…………………………………………
张嘉师打开了杨翁子传达过来的军中急报,浏览了一下上面的内容之后,他默默的将这一份急报卷起。
在急报当中提及到一点,那就是杨翁子在匈奴人采取的诈城战术当中,成功引诱匈奴人进入,杀伤了两千左右的匈奴人。
这一个事情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眼下的情况而言,这个好消息并没有什么作用。
而在看到了匈奴人的大部队逐渐向云中城移动之后,杨翁子迅速选择了清理作为战场的区域,然后对几个城门进行封堵,打算据城死守。
这一种选择是正确的,而张嘉师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就算是张嘉师没有跟杨翁子提及过这样的情况,对于他而言,他都愿意选择相信一个军中宿将的决定。
张嘉师随后走到地图边上,看着云中城的标志,他沉默的在这这个标志上轻轻的敲击几下。
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