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主要有巴音戈壁沙漠,海里斯沙漠、白音察干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200毫米(8)。最热的月份和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相差极大。如蒙古首都乌兰巴托1月份平均气温为-31c,而7月份平均气温则达16c。
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最冷的一月,当地平均气温在-30c至-15c,最低气温甚至可以达到-40c,并伴有大风雪;春季和秋季短促,并常有突发性天气变化,如在秋季,蒙古刚才还是秋高气爽,霎时便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有时甚至会突降大雪。蒙古的夏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紫外线强烈,最高温度可达35c。风大,天气变化快是蒙古气候的最大特点。
蒙古高原上较大河流有色楞格河、克鲁伦河、鄂嫩河-石勒喀河、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等。较大湖泊有乌布苏诺尔湖、库苏泊、吉尔吉斯湖、哈腊乌斯湖和哈腊湖。蒙古高原多为河流发源地,河水长且水量小,航运价值和水能都很低。内流河多为时令河,夏季为汛期。
……
而由于蒙古高原的山地丘陵区的存在,这也导致了一个经典战例的出现,那就是李陵的重装骑马部队固守山岭,成功给予匈奴人一定的杀伤。
而同样存在这一个问题的,则是相对于蒙古高原而言,位于原来西羌控制区的青海高原,同样不适合骑兵部队的发挥。
或者是说,秦帝国以平原马种为主的骑兵部队,在青海高原是很难发挥出作用的同时,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青海高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的高山大川间河流密布,湖泊与沼泽众多,是国内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高原上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地形复杂多变,降雨比较少。
在后世,青海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海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现在的青海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
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次亚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
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源头在这里。
由于其高度,青海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海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海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海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
而在山地作战当中,步兵是最能够发挥出战斗力的兵种。
但是在很多方面而言,白起自己都相当认同一点,那就是在平原地区的步兵在高海拔地区的山地作战当中,还是有很多制约的。
他认为张嘉师若是有必要的话,应该招募一些西羌民族的人员,组成一支步兵部队,用在山地地形的战斗。
而白起不知道的是,他这个想法在后世确实是被实现了,只不过实现这个想法的人以及兵力来源的民族,都是白起无法详细得知的。
英国廓尔喀部队是由来自尼泊尔山区的廓尔喀人及英国陆军联合组成。这样的组合虽然令人不解,但这支充满神奇色彩部队却以其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闻名于世。1813年及1816年,英国军队在印度曾和廓尔喀人发生过两次小规模的战斗,虽然英国最终赢得了胜利,但廓尔喀人的战斗力却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15年,英国军队的编制中有了第一支由廓尔喀人组成的战斗营。从此,廓尔喀人在英军中服役的传统延续至今。
在英控印度期间,驻印军分成两部分:其一是传统的英国团队,出于殖民者的优越感,拒绝任何土著士兵;其次是由印度人、锡克人、廓尔喀人等组成的本土军队,其高级军官由英国人担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印英军兵力保持在48个营步兵、4个团骑兵及一支炮兵;本土部队人数基本是英军的3-4倍。
由于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造成的裂痕,两支队伍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在这种背景下,一战中为英国战至最后一息的廓尔喀人,战后尽管在军事编制上并未有任何变化,但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出于公众的喜爱,他们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赞誉与推崇。
与之相应的是,大批青年军官向往在廓尔喀部队服役,在他们看来,这可以保证自己可以在比较“体面”的任务露脸。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族的影响:其父辈曾为廓尔喀军官。没有迹象表明廓尔喀军官的子孙会受到关照,但子承父业的传统确实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