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突破极限(下)(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世界最顽强、最有竞争性的组织,都有很强大的价值观,比如宗教组织,再比如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大学。大多数工商企业组织的寿命都不如这些组织长,这些组织寿命长的原因就是,它们不是靠挣钱这件事把人聚拢起来的,是靠比挣钱更高的目标,就是对价值的追求。

    那么,什么是价值观?教授可能会把它讲得很复杂,其实很简单,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价值观。我们每天都要判断是非。比如,民营企业有时会碰到一些需要政府审批的事情,没办法,只能去搞定领导,用什么办法搞定?这就是是非判断。万科说不行贿,这是他们的是非标准;万通提倡守正出奇,这是我们的是非标准。每家企业、每个老板,每天都会碰到大量的是非判断。

    现在电视上的相亲节目很火,有个叫马诺的所谓的拜金女,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还有很多毒舌妇、炫富男等诸如此类的人,这些都是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企业的发展也和价值观有关。有的老板认为搞定领导是对的,天天就在那儿拉关系,搞定领导,企业的精力都放到这上面了。有的老板认为做产品是最重要的,产品做得好,就能卖,这也是一个增长的办法。显然,这两家企业的增长途径是非常不一样的。

    这一点在房地产行业体现得最清楚。拿王石来说,他平时不怎么和政府的领导在一起混,但他的企业做得挺好,规模很大。有的企业老板认为王石这一套不行,天天围着领导转。十几年前,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哥们儿,是个房地产老板。他说王石不行,王石就知道玩虚的,不好好在企业待着,自己没什么钱,还瞎折腾。公司里干活儿的都是职业经理人,这哪里有干劲?他就相信私人老板那一套,什么都是他自己来,采购、泡领导、泡银行……现在,他服气了。他说,我没远见,我只知道硬的东西,不知道软的东西,不知道做组织、做价值观这么重要,现在再做已经来不及了,岁数大了。现在,北京的项目他已经守不住了,跑到河北固安和怀来一带打游击,在那儿做几个小项目。最近他又想往海外移民,说连那边都不想做了。他觉得太累了,什么都得自己弄,组织没有做起来,人也没有培养起来,他的价值观一时也改不过来。再看看王石,王石现在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公司,但他的公司年年都在增长。所以,价值观一旦发生了偏差,短期内可能看不出影响,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因为价值观会影响你做出的决策。

    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让你的企业无限增长,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很简单,追求理想,顺便赚钱,就可以实现增长无极限。所谓“追求理想,顺便赚钱”,这个“理想”就是真心地关爱人群、关爱客户的社会理想或宗教理想。这些理想引导着你去做正确的决策,把企业做大做好。

    心离钱越远,钱就离口袋越近,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宗教,上帝从来不谈钱,但大家把生命都给他了。很多老板天天挣钱,最后自己进了监狱。

    我可以讲出很多这样的故事。在中国,要成为亿万富翁并不是很难的事,但是很辛苦的事。

    还是以王石为例。王石创办万科这家企业,他的理想的确不是个人发财。在创办企业以后,他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就是他只做职业经理人,不做老板。在那个年代,创业的人都是自己当老板。他的公司不是第一个上市的,在上市公司里,他没有当老板,一直到现在,他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一直认为,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对社会负责任,对股东负责任。他就是这样一个彻头彻尾地表里如一的人。

    他从来不去做那些很委屈自己的事情,也从来不会为了巴结领导而送这个送那个。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们去万科谈项目,一个领导暗示说,万科要是做的话会给予一定的照顾,但希望万科能给政府做点儿这样那样的事。结果王石不答应,人家觉得他太不给面子了,这块地不给了。王石说不给就不给,拍拍屁股就走了。

    还有一次,上海那边有个项目,人家的要求很简单,不求别的,就是将来买你的房子,你能给打点儿折,比如给两个点、三个点,或者多给一点儿。万科不同意,说只能给一个点,多一分钱都不行。最后上海那边不愿意把项目给他们了,万科说不给就不要了。当然,后来王石说这事也不是那么绝对,公司的制度就是这样,底下的人可能没给人解释清楚,照理说可以稍微变通点儿。现在,很多人想通过我找王石打折,我也不找王石,就找他秘书,反正就是一个点,不会多,但也不会不给。由此可见,他的价值观就是坚守他的道德底线,结果怎么样呢?经过30年的打拼,他已经有了亿万身家。他真的是追求理想,顺便赚钱,他顺便赚了这些钱。当然,从1984年办企业开始,他也辛苦了30年。

    什么样的企业能活到天年

    除了王石,柳传志、马云也非常典型。马云的公司上市的时候,按照他当时在这个团队里的贡献和影响来说,他不应该只拿这点儿股份。大家知道,他的股份不到10%,没有哪个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上市只拿这点儿股份的。他不断地用他的理想创造新的商业文明,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来激励企业,阿里巴巴就像宗教组织一样,不断地扩大、蔓延。如今,它的规模大到你都无法想象。淘宝一年的资金结算是几亿元,在淘宝上开户的人比在工行开户的人还多。这就是马云的强大理想带来的结果。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公司。有一次,马云跟我说他去美国考察那些伟大的公司,发现有两类公司:一类公司的CEO天天讲报表、讲钱、讲销售,还有一类公司的老板天天讲观念、讲精神、讲道德。他发现,那些职业经理人天天算报表的公司,都没有什么增长的潜力,只有那些讲理想、讲贡献、讲价值观的公司,才能一直存活下去。他的公司创办十周年的时候,他给我们放了一段录像。这段录像讲的是星巴克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星巴克的创始人因为热爱咖啡、热爱休闲的生活方式而创办了这家企业。企业上市几年后,经理人管理公司,创始人就离开了。经理人每天要算业绩,做季报、半年报、年报,还要不断地去看销售、看门店。为了提高销售业绩,他们不断降低成本,结果水兑得越来越多,咖啡越来越不好喝。而且,随着门店越开越多,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星巴克的业绩开始下滑,股价也往下掉。大家没招儿了,怎么办?于是把创始人找了回来,就像苹果把史蒂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