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又道:“其实,还有个关键,卖出破绽的这路镇军对鞑靼的人的诱惑要特别大,大到小王子无法抗拒。”
说着话,正德目光炯炯地看着苏木。
苏木立即明白过来,实际上,在真实的应州大战时,鞑靼小王子也是听说正德皇帝在大同军中,这才率大军来攻。结果,久攻不克,战局拖延,等到其他各镇边军赶到时。小王子这才发现陷入重围,吃了个空前的大败仗。
可是,作为一个臣子,苏木自然不敢提议让正德去做这个诱饵。否则,就有弑君的嫌疑。
而古代君王,最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
苏木又不是傻子,怎么敢在皇帝面前提起这一点。
别说建议让皇帝去做诱饵,就算说让正德皇帝上战场坐镇中军,那也是有谋逆的嫌疑。现在,作为一个臣子,最好的选择就是请皇帝呆在城防坚固的大同城中做个看客。
多说一句废话,他苏木将来就有数不尽的麻烦。
这一点,在历史上就有无数血的教训。唐朝开过初年,回鹘人年年入侵,唐太宗亲率大军出征。驻跸陕北一处行宫。这地方地势险要,李世民也是疏忽了,随身只带了一千侍卫。
回鹘人听到这个消息,连夜发大军,从唐军两个集团的结合部走小路奔袭,一时间,唐太宗陷入危险之中,眼见着行宫就要失守。
紧急关头,突然杀出一支唐朝大将军,这才击退回鹘。
领兵的正是大将候君集,按说,候将军有如此护驾之功,将来的富贵荣华自是少不了的。
可说来也怪,从那一天开始,唐太宗就对候君集戒心深重,最后,竟以谋反之名诛了侯君集三族。
道理很简单,唐朝有严格的军规,没有统军大将军之命,任何人没有权力调动军队。侯君集虽然是事极从权,可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军中的威信竟然大过皇帝的君权,这就埋下了他未来的杀身之祸。
苏木对自己有一个情形的认识:“我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穿越到明朝也没想过要做什么大事业,不过是想好好过这一辈子,混一个荣华富贵罢了。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个官僚。既然要做官僚,自然有好处就上,有麻烦就躲,绝不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被人拿到把柄。”
看到正德皇帝灼热的目光,苏木装傻,故意道:“这个诱饵自然是要让大同镇来担当的,其他几个镇的边军此刻还在路上呢!鞑靼人刚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牛马想必死了不少,虽说他们已经抢劫了整个大同,可日子依旧过得艰难。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将大同镇军调出去,做出要与鞑靼人决战的态势。在一地集中大两的粮草辎重金银财帛,并示之以弱。有这么个便宜可拣,小王子必然不会放过。”
“到时候,等鞑靼来攻,却发现我军已经准备妥当士气高昂,战况必须焦着。等到那时,其他六镇已经抵挡,到时候,六军齐出,必其功于一役,剪除困绕我大明多年的北方边患。”
苏木照搬了正德十三年应州大战的对敌方略,而在真实历史上,这套作战计划正是正德皇帝的手笔。
他这一席话可以说是说进正德心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