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啊!县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已经协调了银行准备了三个亿的贷款,这下子那些想搞农业又没有资金投入的人运气来啦,赶紧向银行申
请呀!
三个亿!
专款专用,全部投放在三农上。
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各乡镇干部第一时间转达。
农民一片沸腾。 大家都缺钱啊!想干点事情没钱寸步难行。虽然这几年不少人家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可是现在房价一年比一年高,大部分人的积蓄都拿出来买房了。尤其是那些年
轻人,一个个都不想待在乡下,也不是十分愿意守着几亩地生活,都在想方设法往城里跑。 在县城有一套房子,已经成了不少女孩子找对象的硬性标准,逼得不少家庭掏干全部积蓄也要在县城交个首付,又欠下银行一屁股贷款。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很多家
庭都因为买房子,现在手上没有什么流动的资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在工厂里打工做活,那些想创业的人大多数都有心无力。有些年轻人人每个月的收入除了还银行的钱之外,甚至还要靠农村的父母接济才能维
持生活,又谈何提高生活质量呢。
就像最近县里一直在宣传加快农业变革,也把余湾村成功的模式宣传得人尽皆知,可是说句不客气的话,有的家庭连建一个大棚的钱都没有,又谈何增产增收呢!
现在县里专门安排了贷款帮助大家,消息刚一出来没几天,银行就快要被挤爆了。
“我想申请一笔农业贷款,都需要什么材料啊?” “必须要没满六十周岁,有村里的证明,保证这笔资金确实是用在农业上。承包土地的要有合同,建大棚的村里开介绍信。如果是集体组织和余湾农业有合作关系的优
先,但是要提供合作协议。”
“为什么和余湾有合作的就优先啊?我不和余湾合作自己创业就要提供那么多的材料?”
“性质不一样!余湾农业现在有多火你不知道吗?现在人家种植养殖水产一条龙,产品供不应求,和他们合作就等于是有了保险,我们银行放心。”
原来是这样! 这个消息一出,前来余湾谈合作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乡镇领导直接带了一大群村干部来找余见海,询问和他合作的条件。还有的晚上带着礼物上门拜访,就是为了得
到一份合作协议。 对于找上门的这些人,余见海心里是高兴的,又十分的谨慎。虽然他现在急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将“渔湾鲜生”这个品牌做大,但是在挑选合作伙伴这件事上,容不得
半点马虎。 宁缺毋滥,精益求精。那些西装革履油光满面的一看就不像长期和农业打交道的人,余见海从心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