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很珍贵。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一段传奇,或者说,他们就是历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百年的血泪史是子孙后代所应该铭记的历史,不是铭记苦难,而是铭记其所传承的那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段血泪史中,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历史责任感将他们的身影无限拔高。
如今的某些文献研究,单独的举人的个例,说他品格如何恶劣,说他教养如何粗俗,说他的出身如何剥削,并非不可,但批判的同时,却又有多少人会想到,我们之所以铭记他们,难道真是的个人吗?
有些名字,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洗涤之后,实际上已经并非确定的某个人,而是代表某个群体,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例如我说雷锋,如今看起来似乎有些调笑意味,甚至有人会开喷其也并非完人,但我们所谓的“学习雷锋”,真的是学习他这个人吗?不,学习的是一个品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雷锋”这个名字就不仅单属于个人,更是在特定时间段下这个品质的代名词。
正因如此,在某个名字得到升华之后,其他同时期同样奉献后死去的人,就变成了所谓的“无名英雄”。
或许是一种悲哀,却无可阻挡。
媒体上每当报道某某科学家、某某院士、某某老兵、某某作家去世,往往会带动一些人的苦涩,并纷纷跟帖致以敬意,但随后,这些人的名字将会融入历史长河,除了特定人物,他们很难被人铭记。
长征老兵,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
他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屈指可数的长征亲历者,历史见证者,历史参与者,亦是民族之英雄。
代表长征精神的某些特定名字被记录,长征老兵去世后,也将融入长征精神之中。
或许在外人看来,很崇高,很厚重,代表着一种荣耀。
只可惜对于历史而言,微不足道;对于其家人而言,只有悲恸。
无论是顾苍还是戴晓晓,到目前为止,都不知道长征老头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但是从其亲近人口中,还是能够得知一些其生平二三事。
年纪终究很大了,年轻时再如何英武,也敌不过时间,印证了某些文字:将军白发,美人迟暮,最是悲哀。
不过,身体虽然不行了,长征老头却保留着历来的习惯,每天去同仁小学去参加升旗仪式——兴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同仁小学与其他小学不同,每天都会升旗。
每当这时,长征老头就站在某个角落里,怔怔地看着升旗。
“听他们家人说,白天的时候老人家还没什么事儿,看起来精神很好,大家去拜年,老人家乐呵呵地,闲着没事儿还逗弄小重孙子,一直到吃完饭的时候,吃着吃着,前一秒还跟家里人乐呵呵说话,后一秒就嘴角挂着笑不动了……”戴晓晓声音有些低沉,然后故作振奋道,“不过还好,按照老人家的岁数而言,算是喜丧。”
“当然是喜丧了,而且估计今天这一天,老人家应该算是回光返照吧。”韩子瑶和王秋与在顾苍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