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那次去过唐璜办公室之后,母亲仿佛突然放了心,决口不再提及户口和编制,突然开明起来,我算正式进军到互联网行业。
唐璜的节奏很快,容不得我半点懈怠。
传统媒体是不用直接面对用户的,可转移到线上,无论是内容还是产品销售,用户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真实的数据赤裸裸地反应出一切。
公司进门设有一个电子提示牌,实时更新平台流量,每时每刻在线用户数量,多少用户流失,有没有产生购买,都一目了然。
压力山大。
公司的主流销售还是基于淘宝,更多的文案销售都是线上和线下一起,直到2013年,公司开始正式尝试一个新领域,内容销售。
公司被邀请注册微信公众号,唐璜一口气,以公司为主体注册了二十多个。
二十多个账户,全部交给我一个人负责。
我有些迟疑。
以前没有做过,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内容如果全部原创,显然是跟不上的,每天顶多能出一篇原创,而且也不可能是各个领域都能写。
唐璜似乎看出了我的迟疑。
“你怎么理解写文这个事情?”
我们是文字人,写文是我们吃饭的本事,跟在他身边一年多,很诧异他为啥突然聊这种很早以前就已经聊得很清楚的话题。
“以前我们总是说,文字是理想,在互联网行业待了一年多,你还坚持吗?”
我还在坚持吗?不得不承认,这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确实对这一行有了新的看法,我曾经一直以为文字是写作者对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表达,可真正放在数据不断刷新的互联网才发现,远没有那么单纯。
必须要十分功利,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跟。
“我在坚持,但也在更新观念。以前写文的意义,更像鲁迅先生的,是为了塑造思想,现在发现,市场上的写文,是为了有用。”
“非常好。那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做。每一个领域的用户是谁,什么对他们有用,去查找资料,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这二十个号,根本就不需要我?”
“对,你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对别人有用。”
这是微信最好的红利期,内容根本不需要原创,只要查找一些有用的东西,甚至是巧妙“窃取”,都是可行的。
让我们最欢喜的是,根本就不需要营销,自然流量不断涌入,甚至一次性能吸粉上万。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02.
从2013年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我们就像是打了鸡血,唐璜将微博业务完全放手给前期团队,快马加鞭地打造出十几写手,一些老的传统杂志和报社编辑也纷纷进入这行,资本不断汇入,最高的时候,一个粉丝单价在5块钱。
我所带的微信内容组,已经扩展到上百个号,矩阵粉丝加起来好几千万,公司的估值超过好几个亿。
这一切的发生,也不过就是三年时间,若不是亲身经历这一切,真的让人难以相信。
我在这一行里,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创造欲,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你永远都不知道,今天哪篇文章会爆,谁会是下一个网红。
行业不断涌入新人,很多以前从未听过的名字拿到了天使融资,甚至有些人的文章,得、的、地不分,可依然不妨碍她成为百万号主,月薪几十万。
就在这个当口,唐璜看中了一个号主,沈心阳。挺小的一个号主,他却专门在商务群里推荐给大家,说是要接她的推广。
量级太小,毫无悬念,没人敢发声,但大老板点评了一句:太小,意思已经算是相当明了。
以他的判断,应该知道的,可为什么,还是要争取呢?
这不大像唐璜的风格。
有失理智。
03.
自那以后,我和唐璜之间似乎隔着一点什么,以前这一行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第一时间跟我说,可自从认识了沈心阳,我便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到他的决策中。我的身份以肉眼可视的速度,退回到最初跟着唐璜的状态,只是一个执行者。
他常常对着窗外发呆。
就像我常常对着他的背影发呆。
女人的第六直觉告诉我,唐璜的心中波澜渐起。
而验证我直觉的,便是唐璜让我去财务找沈心阳的电话号码。
和原创作者接触,这么琐碎的事情,其实他不必躬亲的,他也确实从未关注过,完全放手给我,但沈心阳,是个例外。
沈心阳的所有稿件,都直接越过了编辑和主编,由唐璜亲自查阅和点评,进行修改。
不能否认,她是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类型,录用的几个稿件,为我们新做的一个公众号带来了大量流量,而且频频出爆款文章。
对于科班出身的我,不嫉妒是假的。
有时候也在想,这个世界真的是不公平,有些人非常努力,刻意练习数十载,也只能在这一行混口饭吃,可有些人,一出手,就可以站在金字塔顶端。
可惜的是,这种有天赋的人,注定也不可能生活得岁月静好。
我从财务那里拿到了沈心阳的电话号码,两个号码打过去都没有人接听,作罢。
告知唐璜结果。
他深锁着眉头,冷冷地说了一句:汇款记录放我桌上吧。
我把汇款单摔在他书桌上,并没有特意隐藏自己不开心的情绪,可他一点都没有看到。
他的心思不在我身上。
无论我做什么,他都看不到。
04.
心情抑郁地下班,唐璜依然还在办公室里坐着,但没有工作,透过玻璃门,只看到他旋转过去背对着办公区的老板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