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担心苏杭拒绝,皇帝都没敢下圣旨,怕丢了脸面,听苏杭只带了一百亲兵,毫不犹豫地就进城了,崇祯居然有点脸红发烧的感觉。他当即想起崇祯元年那次召见苏杭和袁崇焕后,给他们赐酒饭的事情。
太监事后回禀,苏杭坐下甩筷子就吃,被袁崇焕和当值太监拦住后,说明了缘由,苏杭居然又吃了两口菜,才跟着袁崇焕向北叩头。也是那次,他去御马厩顺走了自己一百多匹马。
还有上次特意给自己贡献了五十万两银子,让自己每餐饭添几个肉菜的事情,皇帝突然觉得是不是自己多虑了,这苏锐远怎么看都是一个直性人。
君臣见面,苏杭叩头,皇帝扶起他,笑道,“朝中大臣都担心锐远不敢来哪。”
苏杭笑道,“陛下是圣明之君,微臣为何不敢来呀。”苏杭看着皇帝的眼角,二十多岁居然有了皱纹,这是个后世被普遍同情的末代皇帝。
“朕当真是个好皇帝?”崇祯看见苏杭的眼神,问道。
苏杭郑重点点头,“确实如此。”
“那么为什么国事却愈来愈倾颓哪?”皇帝轻叹一声,问。
苏杭道,“一是积重难返,二是越来越恶劣的天气和灾害,三是陛下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朋友和敌人。”
哦?这些说法倒新鲜,崇祯来了兴趣,给苏杭赐坐,让他细讲。
“第一点就不说了,陛下没发现现在的冬天越来越冷吗?夏天北方大旱南方大涝,灾害连年疫病流行,所以粮食减产。”
崇祯点点头,“但有大臣上疏说,都是朕行事有差错,所以才有灾害,还要求朕下罪己诏哪。”
苏杭道,“那些人净胡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灾害是自然现象,和陛下有什么关系那。”
这话皇帝爱听,“那么第三点那?”
“陛下,这大明天下,百姓穷,皇帝穷,大臣和那些藩王大地主富,这正常吗?”
皇帝示意苏杭继续。
“陕西那些百姓为什么造反?就是因为吃不饱饭,其实,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要吃不饱饭,那些农民就会一波一波造反,此起彼伏,根本杀不尽,只要把那些地主家的粮食和土地分出去,民乱不用平定,自己就会消失。
朝堂那些官员,句句话都是仁义道德,但他们家里的粮食都发霉了,也不见他们拿出一粒米周济灾民,这大明天下,名义上是陛下的,但实际上是他们的,是那些官员、地主和藩王的,他们就是寄生虫,附在羸弱的国家肌体上贪婪的吸血,富者阡陌纵横,贫者无立锥之地,所以,无论陛下怎么勤政,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作者题外话:回复一位读者朋友:宋以后始有较多称官员为“大人”的用例。如元人高则诚琵琶记,蔡状元呼黄门为大人,则元时达官已有大人之称。
明尹直謇斋琐碎录,吴与弼以处士征至京,每见士大夫则称大人。
又涌幢小品载,徐晞以吏员起仕至尚书,某日还乡,郡守率诸生迎之,诸生以徐晞非生员出身,颇无敬意,徐晞出一对曰:“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不能对。徐晞对下联为:“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王世贞觚不觚录载,三司见督抚称“老先生”,见巡按称“先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