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动静,庾庆瞅了眼便缩回了脑袋,也不想认识。
对他来说,他必须考虑阿士衡复出的可能性,所以此行认识他的人越少越好,最好是所有人都忽视他才好。
假的‘阿士衡’让人看见没关系,只要不给人留下印象,几年后没人记的清。
所以庾庆深知自己此行是寂寞的,必须低调行事。
安静了那么一阵后,门外传来脚步声,有人自言自语:“阿士衡?”语气中带着疑惑,然后脚步声又远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考生来的越来越多,庾庆也意识到自己房间可能真是个好位置,跑到门外看这房间有没有人住的人太多了,选这里他有点后悔了。
再后来,他连门都不愿出了。
其他考生,杂务和清洗之类的活有书童做,跑腿的活也有书童,甚至吃饭什么的也有书童去沉香斋打来饭食,他事事都由自己亲自去,自我感觉有点惹眼。
也有其他考生没有书童的,只是人家比较坦然,而他有些心虚。
这是他人生中较难熬的一段日子。
熬到第十四天时,屋外传来一堆脚步声,也传来了议论声。
“阿士衡?你们谁认识?”
“乡试前三十名内肯定没这个名字。”
“听说通过本届乡试赴京的只有一百七十五人,往届报名再考的是一百四十三人,共计三百一十八人赴京赶考,这位不知是不是往届的。”
“谁手里不是誊抄的乡试名单吗?拿出来看看。”
什么鬼?屋内睡的昏天黑地的庾庆猛然坐起,不知外面什么情况。
“找到了,你们看,阿士衡,一百零六名。”
“呵呵,一百多名,还跑来考什么,不如多温习。”
一阵略带嘲讽的低低窃笑起。
嘲笑自然有原因,锦国四十一州,每届取士大考参加者皆过万数,会试之后一般只取两三百名录为进士。当然,也要看整批考生质量情况,如果高质量的考生较多,录取量达四五百数的情况也有,质量低录取量只有八九十人的时候也同样有过。
换句话说,各州乡试成绩在一百名后的很难有希望,几乎没了迈入进士门槛的可能性。
事情也无绝对,但乡试发挥失常能在会试中大放异彩的毕竟是极少数。
庾庆抬手去捋自己的马尾,摸了个空,意识到现在是盘发,又双臂抱在胸前,哼声冷笑,也不知这群读书人是怎么想的,只考出点名堂,尚未功成名就便这副嘴脸将自己真当回事了,也不知书读哪去了。
有人嘘了声,“诸位,过了过了。”
窃笑声止,随后敲门声响起。
笃笃复笃笃,敲门声反复响。
庾庆本不想理会,但想到自己如今是阿士衡,还是走去打开了门。
门口挤了数名书生,一个个意气风发,见到门开后的庾庆,一起拱手行礼,“士衡兄,在下苏应韬,在下房文显,在下张满渠,在下潘闻青。”
几人乡试排名还算是比较靠前的,本以为报上自己大名能惹来对方一顿仰慕之情。
谁知期待中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庾庆不知道他们是谁,也没兴趣知道这些人是谁,连记下名字的兴趣都没有,拱手回礼后,平静道:“你们有事?”
想象中的仰慕、巴结和攀谈情形未出现,四人神色同时僵住,要说的事情一时间竟难以启齿。
因为想让庾庆把这位置好的房间让一让,对方仰慕巴结的话,自然就顺其自然了,现在怎么说?
见他们不说话,庾庆送客道:“我还要温书,没事的话,我就不送了。”
几人实在是不知该怎么开口,难道说,你排名没我们高,没资格住位置好的房间?
书院这里让考生先来后到自由选择房间,就是不想给人厚此薄彼的感觉,因为这边清楚,乡试考的不好的在京试中未必就也考不好,犯不着做得罪人的事。
四人心里话如鲠在喉,确实说不出。
见几人还不吭声,庾庆不再理会,直接关门。
最终,神色中明显有不满的苏应韬伸手推住了门,开了口,“想请士衡兄帮个忙。”
庾庆不想再卷入什么事,只能敷衍道:“在下能力有限,怕是帮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