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4章 三人中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人中举的消息,梁晓乐和辛洛赶紧把手头工作一放,带着梁玉云一同回梁家屯村进行庆贺。

    书中交代:梁晓乐穿越的这个时空,还是一个科举时代,基本与梁晓乐前世历史上的明、清朝代的科举制度相似。

    在这个时代里,,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他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童子试),考中者称为秀才;

    再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

    再经过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

    贡士再经皇上亲自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贾三元,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其他进士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在这里,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进士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官员,状元、探花、榜眼就留在皇上身边当官了。

    “状元”是金字塔尖儿,最最上面的一个,极少数才能到达这个顶峰。

    举人则较为优待,一旦中举,就永远具有继续赴“会试”的资格。

    因此,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正如梁晓乐前世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进学后仍然贪穷,被瞧不起;一旦中举,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正因为如此,“中举”在这里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父母脸面上有光自不必说,亲戚朋友也都会前来登门拜访,甚至送礼物表示庆贺。家里如果有人中举,你不想热闹都不行。

    喜报一送到家,宏远爹欣喜的眼角都湿润了,一个劲儿说:“土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全凭祖宗保佑。”

    宏远娘也很高兴,把家里买的鞭炮都拿出来放,“噼里啪啦”响声震天。村里人一开始听到有人报喜,料定梁宏远中举了,都纷纷出来观看。

    顿时很多的人登门拜访,送了炮仗过来。宏远娘全部收下,点燃放了,一个时辰之内,鞭炮声不绝于耳。

    对于前来贺喜的四邻,宏远娘也不让其空手回去,把家里的水果、干果、点心,可劲儿地往草编包装袋里装,拿出来一大堆,作为回礼。

    喧闹了一个多时辰,四邻才渐渐散去。宏远爹和宏远娘望着人们的背影,站在庭院里傻呵呵地光知道笑。

    梁龙勤毕竟经历的事多,知道儿子、儿媳还没有从高兴中缓过劲来,便提议说:“高兴归高兴,还得快些商议怎么庆祝吧!”

    宏远爹说:“一定要上三牲大供,摆三天流水酒席,让全村男女老幼、过往商客、路人全来吃,好好的热闹一番。”

    梁龙勤:“你说的这些,自是要办的。我是说,乐乐没在家,还有远远的干兄弟们,如辛洛、冯良存、杨庭广、韩光平他们,都离得挺远,这样的喜庆事,能不通知他们吗?还有外村的亲戚朋友,像远远的舅舅、姨妈,还有他姑姑们,告诉他们一声儿,让他们也高兴高兴。还有,和远远一同乡试的其他四个人,中与不中,你也得通知他们吧?”

    宏远娘:“这样的事,只要通知人家,就得让人家破费。”

    梁龙勤:“破费就破费!一个外人也没有。你就是让他们省下了,过后他们还会挑你的理儿。再说了,他们哪个不是沾咱家的光富起来的。将来远远当了大官儿,他们还不知沾多大光呢?!”

    宏远娘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宏远爹说:“那就定在后天。现在立马给他们送信儿去,乐乐和冯良存、杨庭广、韩光平四处派快马,明天等他们一天,后天开席。”

    三人正商量着,谢老先生和谢老太太、解立君、梁艳秋,领着一对双胞胎谢玉龙和谢玉凤过来了。原来他们也接到了谢玉成中举的喜报,赶过来商量怎样庆贺。

    功夫不大,窦建德夫妇也赶到了。他们也接到了窦金安中举的喜报,便在第一时间赶过来报喜,同时商量怎样庆贺。

    于是,三家一同商量好,先在梁家屯庆贺,由宏远爹、娘摆三天流水酒席。然后再到野雀林和天地林村,设宴请各自的父老乡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