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集 圣恩寺 有圣无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是这么想的?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诸位怎么看?”

    林庄,草木书院。

    六部九卿来了大半,连贾政都在内,只不过他身份不够,坐在了最外圈的角落里。

    问话的是吏部尚书,李修挨着林少卿坐,一脸的认真,等着诸位文臣询问。

    自二圣先后失踪于皇宫之内后,毕星拿着圣上的私印喊了停朝,差点被文官们给骂死,正纠结万分的时候,礼部林少卿忽然站了出来,说二圣俱在铁网山一带藏匿,既然是罢朝,不如我等去迎驾。

    连哄带骗的将六部九卿们迎进了草木书院后,李修同着来问为什么现在贾元春要省亲的贾政,给了朝堂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二圣相残,国将不国。

    故事自贾家代化、代儒一辈讲起,不时的还要贾政做证,揭开了本朝持续三代人的恩怨情仇。

    诸位大臣不是不知道些许内情,却都没有如李修一般知道的详尽,层层迷雾揭开后,面面相觑,都有做官无趣之感。

    太上皇为皇子时,义忠是为太子,兄友弟恭一团和气的背后,有了暗中夺嫡的谋算,太上皇几次阴谋出手,栽赃在了太子身上,终于逼怒了太子义忠,要对亲弟弟下手。

    太上皇巧妙将当年的先皇引入局中,造成了太子逼宫谋反的事实,贾家兄弟就是其中的关键,兄弟俩都是先皇给太子义忠定下的人选,世袭宁荣二国公保着太子登基坐天下,不成想贾代儒被太上皇给说动了心思,行了改天换日的举动,假意奉太子之命要除太上皇,却兵指当年的金陵皇宫。

    那边怎么乱还都有迹可循,谁也没想到当今有样学样,趁乱对自己的兄长也下了手,其意不过是一旦父亲得手坐了天下,他要未雨绸缪替了兄长做太子。

    阴差阳错也罢,机缘巧合也好,天下承平后,国都迁入京城,四王八公捏着鼻子认了太上皇为主,继续辅佐朝纲,渐渐地太上有了削藩的心思,又是先从贾家下手,不到三代呢,就减了五等爵位,留下个一品威烈将军的壳子给贾家。

    对此,贾政眼圈泛红的诉说着委屈:“我父都要我入文官了,太上皇还是不依不饶,我这宦海半生,堪堪是个郎中,简直是情何以堪!”

    吏部尚书一挥袖子让他闭嘴:“才干不足,郎中都是后宫优容给你的,不冤。”

    贾政险些痛哭出声,李修连忙起身招呼一声赖尚荣,先把贾政领走到一旁缓缓悲苦,这才说了自己心中所想。

    “我辈读书,穷则独善其身,一日三省立身正名;达则兼济天下,为国为民保安康。岂能因皇朝更迭而让原本承平的天下,因一家恩怨,陷入动荡者乎?”

    “可是无正朔,吾等为官也是不正!总要保一个为皇朝正朔才是正理。”

    “你保谁?”林少卿冷冷的问道:“太上得位就不正,你我做了贰臣而不自知,还要去迎如今的大皇子么?你怎知他又能是个仁君?”

    “那就前太子义忠亲王也行。”

    户部尚书抱着怀嗬嗬冷笑:“天下奇闻,父子争皇位,要么就战场厮杀一场,要么就朝堂争斗一场,如今算是个什么,都隐身不见世人,等着我们先乱起来,他们再出面收拾天下吗?那史书上该怎么写,本朝文官乱政,武将拥兵,逼二帝一王避之于野?”

    百官纷扰了起来,各说各的道理,直到吏部尚书喝住了大家,让李修说出了他的主意。

    “天下是皇家的不假,可梳理天下的却是在座的各位大人。史书煌煌如炬,有多少主弱而臣强的例子可寻,天家事让他们天家去争,天下事则有诸位大人定夺!”

    “啊?!!!”

    “这算不算是谋逆?”

    “大逆不道!”

    “此言有理啊,未必我等就是王莽,周公吐哺也是该有的。”

    “也是这个理,只要我等稳住了江山局面,谁坐天下不是求着太平?也不算是犯上夺权。”

    吵吵嚷嚷了半天,吏部尚书才说出了匪夷所思合情合理这八个字。

    李修心中安定了下来,终于走到了文官治政而虚君的地步。“天书”记载着种种治理天下的大道,他深思日久,决定还是先走大朝政这一步棋,借他们父子争位的乱局,引文官入场稳住天下,也让皇家失去了正朔名分。

    这颗种子种下后,渐渐地中原皇朝就会走向共和而又大一统。

    大一统是天下的定势,宋朝四面皆敌的情形下,文官还是替赵家续了三百年的香火,只是虚君还是做得不够,致使党争不断。皆因为党争的背后就是皇权,一朝天子一朝臣,皇权更迭的太快,才有了党争的沃土。

    李修与六部尚书对了下眼色,七个人离席而去,寻到瀑布凉亭处,谈起了后势。

    “你托林峰递过来的话,我等尽知。国不可乱,深受我等赞可。”

    “谢过尚书大人们愿听小子胡说。”

    礼部尚书摆摆手:“非是胡说,若是胡说,我等此刻又在做什么?虽说历朝历代,这等的宫闱事层出不穷,却都走向千篇一律,不过是弃一个保一个轮回下去,在史书中极尽笔墨渲染一下正朔罢了。你猛然提出治政虚君的话,说实话,我等不动心才是胡说。”

    吏部尚书赞同此言:“不错,虽说我等已经位极人臣,本不该再去争什么权势。可还是那句话,国,乱不得!我等殚精竭虑治理的天下,岂能坐视他们家自残而一旦抛?愿意争就由得他们去争,我等就是不下场,站在岸边梳理河道,等着他们惊涛骇浪过去,还不是依着我们的河道东流到海么。”

    礼部尚书笑言:“也算千古奇闻了,争来争去的皇位,结果还是在读书人的手里,那还争个什么意思。”

    “兵乱怎么办?”

    兵部尚书指指在座的几人说道:“户部不给粮草,工部不造刀枪,兵部不勘行文,礼部檄文天下言明朝堂态度,除非他们自己造反抢占县城外,还有何办法起事。”

    工部尚书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个皇上,一个太上皇,领着各自的人马去打自己天下的县城,说出来他们自己都丢人,得了天下也失了人心,还能杀干净满朝吗?那可是亡国之君了。”

    “至于说以后的事么...就看他家后人的了。咦?我朝还无后呢吧?”

    李修指指人群中的贾政:“他家女儿求子心切呢,后宫也是一团乱麻。”

    “乱的好,让天子回后宫去留嗣天下吧,咱们在前面给他看着。”

    “那...争不争?”

    六部阁老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修离席拜曰:“天下生灵皆在大人们的手中了,是生是死,一念之间,愿诸位大人青史留名!”

    “去吧,你去忙你的吧,一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