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燕家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鸣凰山,在淮水以南,距临淮县城六十余里,据传曾有凰鸟在此山引亢高歌,故此叫鸣凰山。

    在鸣凰山北麓的一处山坳里,有一处村庄,总共也就七八户人家,庄中最显眼是一所青砖f环绕的院子,占地一亩有余,院中屋舍俱是青砖黛瓦,显见家境殷实。

    而旁边的几户农就显得简陋多了,多是竹篱木壁土墙之属。

    村坊周围有篱笆围绕,一条小溪从西面山上蜿蜒而下,经过村坊附近时被一条显是人工挖成的引水渠引到村坊边旁绕村而过,把这处小村落围成一片不太规则的半包围环岛。

    远远看去,这片环岛遍植茂林修竹,间或露出些屋檐墙角,倒也颇有些趣志。

    村子周边是两百余亩农田,倒是足够养活这片小村落了,只是这两百余亩地却不是这几户农家共同所有,几乎全都是一家一姓的产业。

    这里的村民大多只是佃农,主家是一位姓燕的郎君,据说是淮水北面世家大族的子弟。

    私下里听人说,这位姓燕的公子可能家族中地位也不甚高,与嫡子不合,于是偷偷使了私房钱来临淮置办了这点产业。

    两百亩地,在豪族眼中实是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底层贫苦百姓来说,却也是一份了不得的家业,尤其是如今已是盛世之后,人口众多,可耕种的土地却没增多少。

    虽说还可以开垦荒地,但新开的荒地怎能比得上经年的熟地。

    再说即便是有荒地,也多半是世家豪族先占,毕竟占地也是要在官府衙门中登记造册才行,自然还是有权势的人先占为敬,轮不到普通百姓。

    而且豪族占了地,也未必会拿出来给普通佃农耕种,因为豪族也不差这点租赋钱粮,所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耕之地还是有些不足。

    这世道,能有地种便是福份。这村庄中几户佃农原先便是租种这两百余亩田地的,如今田地转手,仍旧由他们租种,倒也没什么变动,只是村落的名称从方家坞改成了燕家坞。

    那位燕姓公子,就是燕七了,他来临淮后,便拿出些金银央周掌柜帮他找个安身之所。

    周掌柜见他小小年纪随身携带这么多钱财,不由的唬了一跳,不过转念一想倒也释然了,大户人家的子弟,出来独立门户,手中有些金银也不稀奇,便托人给他买了两百亩地,只是离临淮县城略远了点。

    临淮人口也算繁盛,只是大多数人口都住在县城周围,离县城远的地方,便是好地也不是很受欢迎。

    大户人家广置良田美宅一般都选在离城邑较近的地方,主要是是人口稠密的地方盗匪相对较少出没,比较安全。

    离城邑远的地方,只能靠当地的豪强宗帅组织乡邻互保,官府衙门是管治不到的,若有盗匪,大多也只能结寨聚丁以自保。

    是以这两百亩离县城有些远的地,价格也低,正好燕七也不在乎远近,反正现在也算是太平年月,并未有盗匪横行,也就让周掌柜给他买下了。

    再说了,在燕七心里,寻常盗匪又哪里会放在他眼中。

    至于佃农田客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如今承平已久,人口众多,耕地难免会有些不足,佃客是不难找的。

    燕七也不是贪图享受的人,两百亩地虽然出产不多,但这些租赋养活他一人却是绰绰有余。

    没花完的钱,周掌柜又给他在临淮城中买了处两进的独门小院,又找衙门中人办了文书,算是给燕七在临淮落了籍。

    燕七落籍时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他爷爷给他起的小名叫乐天,是希望他一辈子都无忧无虑的意思,他就取“无忧无虑”之意,给自己取名叫燕无忧。

    燕七在临淮落脚之后,他也不事生产,整天就琢磨修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