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做好事的下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槛陪高俅和晁氏一起用过午饭之后,打算像往常一般上街溜溜。

    以前看电视剧《水浒传》的时候他就喜欢里面的描述的开封城的热闹繁华景象,现在亲自来了,他早就急不可耐的要去见识见识。

    其他“四虎”早已恭候多时,见衙内出来,赶紧围了上来,照例先是一番恭维之言,随后高槛在他们的簇拥之下,大摇大摆的朝大门口走去。

    正要出门的时候,一身劲装、手持长剑的马忆安快步跟了上来。说是太尉吩咐要他随行,必须寸步不离。

    高槛也乐的有个传说中的高手保护,不然真要再遇上个花和尚那样的狠人,凭他们“五虎”的那点花拳绣腿,还真不够看的,于是一个“五虎一剑”的组合新鲜出炉了。

    开封城,在北宋又叫汴梁,东京这个称谓是史学家们给起的。

    周长三十多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部分组成,人口达150万,当真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正是汴梁城郊和城内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高俅的府邸坐落在外城,这“五虎一剑”目中无人的招摇过市,穿过宽阔的御街,来到了汴河附近游玩。

    一路上高槛一副傻根进城的模样,被大宋都城的繁华景象惊的目瞪口呆。

    只见繁忙的汴河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

    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

    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

    横跨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这是飞虹桥,因为形状像一条飞跨汴河的彩虹而得名。

    有一只大船正在过桥,船夫们或用竹篙撑,或用长竹钩住桥梁,或用麻绳挽船,或忙着放下桅杆以顺利通过桥拱。

    附近船上的人也指指点点的在大声吆喝着。

    桥上的行人围了一大堆,也伸头探脑紧张议论着,期盼着大船能顺利通过。

    热闹的街道两边,房屋楼阁鳞次栉比,密密麻麻的排列着。

    有茶坊、酒肆、脚店(民宿)、肉铺、庙宇、官署等等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的专门经营,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整面修容……

    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大一点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着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闹市上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乘轿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毛头小儿、酒楼中胡吃海喝的豪门子弟、城边乞讨的丐帮弟子……

    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

    高槛一行人,一边溜达一边嗑着瓜子。

    殷喜殷燕嚣张的在前开路,范天范云在后面屁颠屁颠的伸手接着他吐出来的瓜子皮,一路嬉笑玩闹着个不休。

    其实也不用殷家兄弟开路,因为人的名树的影,不等他们走到跟前,前面五仗之处早就有人高喊着高衙内来啦~

    然后就是一阵鸡飞狗跳的自动清场了,唯恐避之不及,仿佛连空气都跟着跑了一般。

    高槛总算是切身感受到高衙内三个字的分量了,那真是衙内猛于虎哇!

    马忆安在旁边看得直翻白眼,一副耻于与之为伍的样子。

    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偷骂高衙内,身为习武之人,他耳聪目明,这些人的嘀咕逃不脱他的耳朵。

    他觉得这些人骂得对,也不告诉这几个祸害,不知不觉的和这五人拉开几个身位的距离。

    他也不敢离得太远,生怕高衙内这个无耻之徒再被人给打死了连累到他。

    经过大猩猩改造的高槛同样也听得到,但他还是继续装着,想看看到底有没有哪家的大闺女前来围观他的风姿,可等了许久也不见他想象中场面出现。

    看来,汴梁城的百姓苦高衙内久矣,高槛心底暗骂高衙内不是东西,你他娘的犯的错害老子来给你背锅。

    得想办法改变一下高衙内糟糕的形象,不然以后在京城没法混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