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了石屏山,大家都夸八宝川真是一块宝地。
休息一天,黄谏意犹未尽,他对鲁鉴说:“鲁将军,我仔细看了鲁土司衙门和西大通地形,我有个看法,不知对不对?你们看,从小的视角来看,鲁土司衙门确实由衙门、花园、妙因寺三部分组成。实际上,鲁土司衙门建筑有更大格局,是依据连城的地理特点大视野大气魄来建的。依我看,这个建筑师是个大家。他在建筑衙门时,巧妙地把石屏山、吐鲁沟、两边的山,如笔架山等纳入到了一个整体。你们看,石屏山主峰似一巨大屏风,护卫着连城小镇,护卫着鲁府衙门。它背靠茫茫连城林海,右邻滔滔大通河水,峻峰壁立,林木葱郁,泉水叮咚。八台叠嶂、削壁奇峰。八座庙宇建在八座险峰上,一峰一景,妙景天成。这样吐鲁沟就成了衙门的真正后花园。你想云遮雾绕的吐鲁沟,峰峦叠嶂,林木苍密,曲径通幽,吐奇纳秀,群山顶部草原丰茂,山腰松柏苍翠,山脚乔灌相间。沟中石崖壁立,曲径道幽,清溪如玉,移步换景,真有‘华山之险、九寨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这正是鲁土司平时训练部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就是我说的鲁土司衙门建造的大格局,你们说奇也不奇,妙也不妙?!”
众人顺着他的话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么一会事。
黄谏说到这里,由衷赞叹:“不出意外,多年以后,这里必将是人们游览观光的一片胜地!”
大家一片叫好声。
这天下午,鲁鉴把儿子及其他鲁氏子弟着召集起来,请黄谏训示。黄谏也不推辞,给孩子们讲起为何要读书学习的道理。
他循循善诱,读书的第一个目的是学道,是完善自己。天下的学问无非两大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探究我们人跟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就是来了解我们人类社会,人事的变动、朝代的变化的规律和经验。
《礼记·学记》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玉不加琢磨,不能成为器物;人若不学习,也不会明白“道”。这个道,既是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又是天地的大道和至理。
《大学》讲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也就是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规律而获得知识。真正的次第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中间环节,学到知识根本算不得是什么不起的事,“学而时习之”才是人间正道。这个“习”说的正是应用和实践,是把“物之理”转化为自身体认的过程,是“文而化之”的过程。如果没有文而化之,那么学习也就成为寻章摘句,工具性和机械性的表面过程。
再说《论语》,共11705字,其中有15章、66次提到“学”字。这个数据充分显示出孔老先生对“学”的重视程度。孔夫子强调“学”,不只是知识性的各种学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修养、德行的提升,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实践“仁”和“礼”。子夏曾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其中正是强调人要重视品德、孝和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可以做到这三点,就算是学习过了。以夫子的眼光看来,个人品质修养比所谓的学识渊博重要多了。
所以说读书的第一个目的是学道,是完善自己。
完善的途径就是读书和学习。荀子在《劝学篇》中阐释得非常充分,“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君子之学从耳朵里听进去,要把它留在心里,然后还要把它体现到行动中去,他的四肢和他的动静,一言一行,因此他说的话他做的事,都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反过来,小人之学,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这样的学问怎么能够使得他的七尺之躯完美呢?所以他接着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君子希望完美其身,而小人之学不过是交易用的,所以他耳朵里听进去嘴里就说出来了,只不过是一个贩卖,对完美他的七尺之躯一点儿没有用处的。所以为己之学就是来完善自己的,完善的途径就是读书和学习。
所以学习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成为“大人”,
怎样的人才算是“大人”,孟子和学生公都子有一段对话,可以说是点明了问题的根本:公都子问曰:“均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均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