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时见得惊鸿一面,便有一月未睹那似玉芳容。
我时而会去那间茶酒肆去望那对阁的人儿,可不知怎的,望去阁中往来的只有那些身段婀娜,持扇迎客的千娇百媚的小姐们。
她们着牡丹绿萝等艳丽颜色的锦罗绸缎,发髻各式各样,花簪更是琳琅满目,面脂绯红,好似烟霞在那颊上飞舞,丹唇娇柔的喊着一句又一句的官人。
美自是美,但只因烟火气息显得俗气的很,自不可同那日一身蓝衫飘雅出尘的小娘子相比。
连去几日,亦不得一面之缘,我日日暂靠为那些达官贵人解闷填词赚的几足陌为生,奈何囊中羞涩,不可日日逗留于那茶肆,而当时的我想那“凌香阁”更不得是我等读书人可出入的地方,碍着少年时的清高,便心想作罢。
如今又至一朝清明寒食,寒食节这日家家不许生炊烟,只食冷餐,大宋子民无论当朝宰相亦或街坊小贩,便都可偷得这七日的清闲,向来的风俗便是如此。
也正是这时市井的勾栏瓦舍便车水马龙,人们摩肩接踵,前去观赏那杭城勾栏瓦舍的日夜表演。杭城的瓦子众多,表演的样式自是数不胜数,说书、唱戏、踢弄、作场相扑、勾栏合生等等。
但相比这些我还是更喜那对弈赌诗。对弈赌诗便是一群棋艺高超的人或一群满腹经纶的八斗之才之间的较量,输了的人接受惩罚即兴题诗。而我如今闲来无趣,来到这瓦子除却漫无目的的游逛,便也只有这游戏可供其消遣。
瓦子的湖旁设了多处八角亭子供这些才子们对弈输赢,亭顶的枣红色同旁的桃树的娇粉色相掩映,流水潺潺,仿佛入了靖节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一般。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洒在亭下的青石板上,便似余晖入了画中使得那琉璃瓦熠熠闪光。
我刚寻得一石凳想坐在一旁观棋,旁的一位官人不知为何见我在此便有些激动的起身。
他身着青色锦袍,头发束成抓髻带乌纱帽,古铜色肌肤,眉眼分明深邃,身材伟岸,看样子应是出自官宦人家的衙内。见此状我也稍作彷徨的起身来。
只见他双眼炯炯,看我似见了千载难逢的好友一般,“这位官人,您可是…柳兄?柳三变?”他向我问道。
我同他行揖答道:“正是鄙人柳某,不知官人亦是何许人也?又为何会识得鄙人?”
见我应允后的他更为激动,一把拉住了我的手,道:“柳兄,是我啊!文良!小时在福州同你一私塾读书,常常一同吟诗作赋的啊!”
他说罢我便猛地醒悟起来,的确少时有此人。他姓钱名文良,为人虽说敦厚,但有些许傻气,他所言的一同吟诗作赋,便只是日日同我相缠,求我帮他填词完成先生所留的作业罢了。
他的父亲为福州知县,而后升迁为余杭从五品通判,一家便迁于此地,他与我自也八年未谋面。
“原来是钱兄,鄙人愚笨,竟一时没识得衙内。”我有些尴尬的笑着应到。
“我就说柳兄与我共赋诗书,情深似海,怎的将我忘却!”他发出那不羁的笑声,相比文人的洒脱,多了一丝粗鄙市井气息。
说罢便将我介绍给他那些风流骚客们,道:“这是柳兄,柳三变,想必各位应有所耳闻,自少便行文如流水,词文同我更为斐然一绝!”
听他此话我便难为情的开始自谦,对旁人的相揖我也一一笑颜相敬。
其中有一位近耳顺的丈人,气度不凡,倚在亭柱旁的红木交椅上。
闻见钱兄吹捧我的话语,眼含笑意向我走来,道:“老拙我曾在济州拜访过小官人的尊公,当时恰逢柳家得了第三位公子,想必就是小官人你吧。”
刚同得一位故人叙旧便又来一位爹爹的故人,今日甚是有些许繁琐。
“鄙人少时不知世,承蒙先生记念,试问先生尊名。”本想敷衍了过,再三熟虑怕失了礼节。
他回道:“老拙姓李,名建中。”
李建中,此人我听闻过,金部员外郎,书法造诣颇深,得欧阳询法,行书孟浪,草书亦妙,可谓当今宋朝书法界的楷模首列之一。
我便有些恭维的意味:“久闻先生大名,鄙人对先生的字甚是敬佩,可谓铁画银钩、鸾漂凤泊。先生不愧于我大宋书法大家也。”
听我说完此番话语,李员外大笑一副打量的眼神看我:“小官人自是承令尊之气,应是颖悟绝伦之辈啊!”
“先生过奖了。”我躬身谢过。
“不知小官人可否赏脸同老拙对弈一场,以谴乏闷?”他好有雅致的向我邀请,如若婉拒自是不敬之意,遂应答之。
“怎得用‘赏脸’一词,应当是鄙人向先生赐教。”说罢我同李员外行完叉手礼,便一同走向了棋盘,各路文人便也对此围而观之。
棋局一开始,他便落子如飞,不愧是久经沙场,一副胸有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