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香泥土(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

    林康的母亲王老师退休了。

    退休之后的林康妈突然之间感觉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属于自己了,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整日淋浴在自由当中。

    这种感觉只在小时候没上学之前有过,随后的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每天都像安排好程序一样让她去做,去完成。

    最难的任务是几年前伺候生病在床的丈夫。唉!那是怎样的滋味呀!王老师不忍回想那段往事,长长地叹了口气,努力地把思绪拽了回来,脑子里思索着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现在终于闲下来了,预先想好的事情竟不知从何处入手了;过去是个时间上的穷人,现在成时间富翁了,手忙脚乱的都有些不知所措了。该如何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呢?

    她突然想到了儿子。他在忙些什么?跟村里人的关系如何?快三十岁的人了,交女朋友了吗?……

    她承认自己是个合格的老师,但却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母亲。仿佛就在半梦半醒之间,儿子林康就长成大小伙子了,现在还是一个村庄的第一书记。

    她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好像看到了三四岁的林康又在面前跑来跑去。衣服是儿子自己穿上的,胸前的扣子又常常是错开的,脚上的鞋子也经常是反穿的,但这都不妨碍他帮妈妈做家务:整理床铺,擦试桌子,甚至学着择菜。

    不知不觉之间,儿子上小学了。这会儿,他又学会什么本事了呢?王老师捋了下头发,想起来了,他会自己钉扣子了,会用洗衣机洗衣服了。更让自己省心的是,林康上下学从来不用父母接送。每天早上,他会在闹钟的叫声中醒来,给劳累的父母做好简单的饭菜,让林康妈很早就体会到了被儿子伺候的滋味。

    想到这些,王老师不免责备起自己来,感觉对待儿子实在是有愧。但从另一方面说,关心的不到位,反而放开了儿子的手脚,让他拥有了犯错和改正的权利,从而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未失去长大成人的机会。

    这时,王老师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她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知道什么是爱孩子,什么是害孩子。她和丈夫常给孩子灌输的都是健康向上的理念,在儿子面前展示的也是健康向上的形象。从小到大,儿子一直把他们当成标杆一样去模仿,去追求。

    他们是灯塔,时刻指明林康前进的方向。

    他们是航帆,帮助孩子顺利地到达彼岸。

    他们不爱孩子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的爱更为隐忍,更有远见。这种爱会跨过岁月、跨过时空,默默地守护孩子一生。

    王老师自认为教育儿子还是成功的,但为什么此时会有亏欠的感觉呢?或许就是少了些对孩子的操心和陪伴吧。

    退休前,她操心最多、陪伴最多的都是学生。现在退休了,学校里的孩子跟她已没有了关系。而家里呢,只剩下了她和儿子两个人,准确地说是她一个人。儿子在离她二十里外的农村工作,尽管不算远,但不经常回来。“我不是亏欠儿子吗?那我还留在家里干什么!”王老师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坐上了通往乡下的公交车,来到了儿子工作的所在地——前白村。

    下车后的林康妈没有急着找儿子,而是提着行李缓缓地走在街中的小土路上。路上没有行人,在一处有阳光的墙角,一位耄耋老人没有对王老师给出的招呼作出回应,只是目光呆滞地看着林康妈从身旁经过。

    王老师就这么没有目的地走着,偶尔也会碰到一个背着锄头的老年妇女从身边走过。很多人家关门闭户,整个村子仿佛是在沉睡当中。“在这里我儿子会做些什么呢?”林康妈一边走着一边想着。

    “您是来我们村走亲戚的吗?”突然,一声清脆的童音从王老师身后传来。林康妈急忙转过身,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静静地站在她的身后。小姑娘穿了一身略显宽松但却干干净净的浅蓝色的运动衫,头上扎着一束整齐的马尾,苹果似的脸上堆着收获麦子般的灿烂的笑容,一双细长的眼睛眯成了两条缝,微微翘起的小嘴好像随时准备回答所有的提问。

    看到小姑娘是在和自己说话,王老师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她一边将手里的提包放到路边的一排石头上,一边回答着小姑娘的问话:“是啊,我就是来走亲戚的!”说完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指着小姑娘手里的东西,“你拿的是一袋醋吗?”王老师已看出那是塑料包装醋。

    “嗯,刚买的。”小姑娘嘴里应着,手脚麻利地从旁边一扇虚掩着的门里,拿出了一个用玉米皮扎成的垫子,轻轻地放在王老师身边:“石头凉,坐这上面吧!”

    一股暖流突然涌上林康妈心头,她温柔地拉着小姑娘的一只手,指着旁边的街门问:“这是你家吗?”

    “嗯,”小姑娘含睇微笑着使劲地点点头。

    “怎么没去上学呢?今天又不是星期天!”林康妈看她那娇憨可掬的俏模样儿,就像见到了一位老熟人,有好多话想说。

    “嗯——”,小姑娘低下头,轻轻地咬了一下嘴唇,蚊子哼哼般“不想上。”

    “那为什么呢?”林康妈好奇地又问道。

    “您家亲戚叫什么名儿?您是不是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住?”小姑娘没有回答为什么,两个小腮帮子绷得鼓也似的紧。

    看到小姑娘那似怒非怒的样子,林康妈意识到自己问多了。是啊!有谁会向一个陌生人倾诉心事呢?她拿起身边的提包慢慢地站了起来,笑着说:“我找林康,两三个月前刚到你们村的。”

    “啊!您找林叔叔呀!”脸色由阴转晴的小姑娘猛然间提高了嗓音。

    “您是林叔叔家什么人呀?”小姑娘扬起小脸,用一双闪耀着柔情和快乐的眼睛笑眯眯地看着王老师。

    “我是他妈妈。”

    “噢!您是林奶奶!”小姑娘一边说一边要帮林康妈拿提包,“我带您去!”

    小姑娘的举动越发让林康妈喜欢,她将随身挎的小包斜背在小姑娘的肩上,自己提上那个大包:“好嘞!你带路,我跟着!”

    离小姑娘家不远处就是村委会所在地。林康住在这里的一间单身宿舍里。

    这是一个相对宽敞的大院。院子的堂屋是个十来间的二层楼,东屋是几间平房,西边是个戏台子。村支两委的办公地点和村医务所都集中在这里。

    刚进大院,小姑娘就快步跑到东边的一间房屋前,高声地喊着:“林叔叔!林叔叔!”见没有应声,又踮起脚透过窗上的玻璃向里望,然后回头失望地说,“林奶奶,林叔叔不在家!”

    王老师这次来看儿子并没有提前告诉他。她不是想制造一个什么惊喜,只是想看看儿子的生活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好。

    没有见到儿子,王老师心里反倒有种踏实感,知道儿子一定像他说的那样在忙工作。她把提包放在一个石台上,转向小姑娘:“谢谢你了小朋友!把包给我吧,我在这儿等会儿。”

    小姑娘并没有把包给林康妈,抬头望了望天空:“都快响午了,林叔叔肯定不回来吃饭了!”

    她一边说一边又要去拿石台上的大提包:“林奶奶,还是上我家等吧!林叔叔不知道啥时候才回来呢!”

    林康妈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真的快十二点了。但她不想再麻烦小姑娘,只好说:“我给你林叔叔打个电话,也许他很快就会回来。”

    “你快回去吧,免得家里着急!”看到小姑娘还在犹豫,王老师轻轻地将小姑娘身上的迷你包取了下来。

    小姑娘满脸的失落。她先是慢慢地向外挪动着脚步,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飞快地跑掉了。

    望着渐渐消失的小姑娘,林康妈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这小姑娘太可爱了。

    王老师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随手翻看着手机。她没有给儿子打电话,就这样静静地等着,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时间不长,一阵碎碎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地传来。林康妈抬头一看,只见刚才那位小姑娘正挎着一个竹篮急促地向她走来。眨眼间,一碗热乎乎的面条被小姑娘捧在了王老师面前。

    “你真成海螺姑娘了!”林康妈忙站起来接过了小姑娘递过来的碗筷。

    “嗯——真香啊!”王老师将碗放到了石台上,“这是妈妈给你做的吧!”

    小姑娘笑了笑:“快吃吧,坨了就不好吃了。”随后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粉笔头儿走到林康门前,重重地在门上写道:“林叔叔,林奶奶在我家。”落款是“小花”,下边还标有日期。

    “哈!你的字真漂亮呀!”

    “嗯——小花儿,这名字好听!”

    看着门上的留言,王老师不住地赞叹。

    连着两个夸奖,小花已经有点飘飘然了,她心花怒放,觉得自己荣耀无比。随即,她抿着嘴欢快地从篮子里又端出一碗面条,也放在石台上,低头吃了起来。

    王老师也将碗端在手里。面条刚入口,王老师感觉一股香气像光滑细腻的丝绸,纠缠着她敏锐的味蕾:“嗯——”像品尝美酒一样,她微微地仰起头,闭上了眼睛。小花惊奇地看了她一眼,又低头吃将起来。而王老师则在静静地咀嚼着,体味那不可多得的筋道嚼劲和无比寻常的韵致。

    吃了将近一辈子饭了,感觉原先的香味是外加上去的,今天的饭香则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在品味着美食的同时,王老师也在总结着今天的饭菜与往日的不同之处。

    回味着面条带来的香气,林康妈将碗筷放入篮子,学着小花来时的样子也挎在了胳膊上,拿起提包,向小花扭了扭头:“把包拿上,走起!”

    小花的奶奶早已在门口迎接她们了。王老师刚说了句“大嫂,打扰了”,小花奶奶就嗔怪道:“又不是外人,还这么见怪!快,快到屋里歇会儿!”她笑嘻嘻地将篮子接了过来。

    小花家的堂屋是只有一层的红砖红瓦房,院子里有颗碗口粗的杏树,枝繁叶茂的;还有一棵同样大小的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像小孩子拳头大小的青果子,在静静地晒着太阳。

    小花奶奶热情地往屋里让着林康妈,林康妈却指着一个足有尺把高的由玉米皮编成的草墩子:“我喜欢这个!咱就在院子里坐会儿吧!”

    刚坐下,小花儿盛了一碗面汤端给了林康妈。林康妈一边夸奖着小花,一边和小花奶奶拉着家常。从奶奶的口中,王老师了解到小花的一些情况。

    原来,小花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小花和奶奶两个人。小花妈在生下小花后不久和小花爸离婚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小花奶奶常在小花面前骂儿媳的不是,说她没有人性,说她嫌贫爱富,并要求孩子将来即便妈妈快死在外面了,也不能去看她。

    小花从小就乖巧懂事,她羡慕那些能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她对母亲没有一丁点印象,她认为是自己不懂事才导致了妈妈的离家出走。因此,她在小学毕业后决定不再继续上学了,她要把上学的花费省下来交给母亲,或许母亲高兴了就会回来了。

    当林康从乡里赶回村里来时,夜幕已宛如薄纱般蒙在天际。他看到小花的留言后三步并做两步地赶了过来。

    小花和奶奶舍不得他们立刻离开,从地里摘了些新鲜豆角来招待他们。

    吃过晚饭,小花恳求林奶奶在她们家过夜。林康一本正经地劝道:“林奶奶好长时间没见到她儿子了,让他们先说说话,然后再陪你玩。”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