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自己对做这件事的真实的自信心。
普通人在生活中是以一种自己认为的价值判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并以此来编织自我期许。比如一个靠写作为生的人,如果在烧洗澡水的同时,还在写小说,那么此时节约煤炭对于他来说就相对无关紧要了,或许那时候,他就可以不顾及节约问题,而是专心致志地写作,同时只要求水烧热就好。另外,如果写剧本的稿费比写小说多,那么他以后可能会选择多写剧本。
这些都是一种自然的价值选择,是正常人经常会有的现象。但是,如果他一边在写小说,一边为没有节约煤炭感到揪心,结果心思全都转移到烧水上,致使一个字也写不下去。或者,一边为了多挣钱写着剧本,一边抱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写小说,致使文学才华不能得到发挥……这些都是陷入了思想矛盾中的表现。最后的结果,不但一件事也做不好,而且还容易产生思想矛盾的痛苦。
这些思想矛盾都是过分关注自己利益的结果,如果只从纯真的“生的欲望”出发,不过分执著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不会产生如此的思想矛盾。
该烧洗澡水时,就认真烧洗澡水,该写小说时,就认真写小说,或该写剧本时,就认真写剧本等,都是同样心无旁鹜、一心一意,就不会产生任何困扰。
因为这都是从主观上产生的纯真情感,从纯真的“生的欲望”发展起来的。烧洗澡水的操作,与学者的科学研究、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发明家的努力钻研没有区别,它们之间的价值不存在丝毫的差异。
无论什么时候,任何场合或境遇,当想摆脱思想矛盾,掩饰生存欲望的自然流露,都会产生持续紧张的身心活动。同理,不论对什么事情,也都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最佳适应性,在生的欲望驱动下,以和谐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无论是学生、职员,哪怕是神经质患者,可以分别发挥出适应各自情况的生的欲望。
达尔文在少年时代身体曾经非常虚弱;爱迪生的年轻时曾在邮电局做过听差。但是最后,他们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就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分别发挥出适应生的欲望,并与痛苦的冲突达到了和谐的结果。
所以,一个健康的人应遵循自己“生的欲望”的自然流露,以此为基础建立自我期许,在实践的积累下,一点一点不断夯实自信心,直到乐观、积极地走上一条成功之路。
4.潜藏在积极行为中的魔力
在社会上生存,需要有点儿“人家怎么看我,我都无所谓”的精神,这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思想,同灰心丧气、自暴自弃是截然不同的。
灰心丧气、自暴自弃,两者都是“回避真实的自我”,而顺应自然的思考方法,则是审视“真实的自我”。换句话说,就是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反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