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又是忙忙的一天,本想临近周末了,不找学生的事了。可是不行,他们非给你找事,又有几个学生不会背课文,还得把他们留下来,佳一在办公室布置完背诵任务后,就往音乐教室赶。还没走到门口,已听到学生们排练的声音,进得门来,看到三四十名学生整齐地排列着,随着钢琴练唱,弹琴的正是韩晓。他的脸微侧向学生,一边听着他们的声音,一边流畅地伴奏。佳一一下子就想起上大学时,有一天吃晚饭去晚了,食堂窗口都关了,她百无聊赖的拿着空碗往回走(那个时代吃饭要自己带碗,礼堂往往和食堂合二为一,平时学生们吃饭,节日时舞台上演节目),听到后面的舞台上传来钢琴的声音,悦耳动听,她不由得凑到窗边往里面看。在昏黄的傍晚光线下,有位男生身着燕尾服在弹琴。她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在那样的光线下,她仍然看到那男生修长的手指灵巧的跳动着,神情似乎陶醉在乐曲中,身体随着音调微微起伏。那是她第一次看到现场演绎钢琴的场景,她呆呆地站在原地,直到把曲子听完,后来,她学了艺术这门课,才知道那叫“美的感觉”,可惜她没看清男生长相,也就没有发生任何罗曼谛克的故事,只知道那是音乐系的学生在彩排结束后继续练功。从那时起,她悟到了什么叫“优雅”,从那时起,她就认定,只有认真做事的人是最“美”的,她才执着于寻求和自己一样,执着于工作的人。
张佳一不忍打扰,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学生们卖力的唱着,演唱方式不停在变化,有男女声领唱,有男女声部对唱,有伴唱,有合唱,生动灵活,比单纯一个合唱好听也好看,兼具实力卖弄和舞台表演效果,韩晓此番选歌确实有几分水平。不过即使是一个外行人,佳一也听出孩子们的声音里只有音量,没有情感,仅仅是把歌词唱出来而已,不能钻到人的心里去。她知道她要派上用场了,心下将要说的话再过了一遍。一曲终了,孩子们松了口气,活泛开来,有部分人将眼光凝聚在她身上,这里面有几个是她教的学生,他们开口叫道:“张老师”,韩晓闻言转过了身子。
佳一向学生们挥了下手,笑了下,算是打招呼。韩晓已经站了起来,佳一快步走过去,两个人寒暄了几句,韩晓就切入正题,让孩子们围坐在钢琴周围,呈扇子形展开,请佳一坐在琴凳上,他则站立在钢琴一侧。
佳一扫视了下孩子们的面庞,幼稚、茫然、不解,有的还是迷瞪,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不怨他们不投入,这段历史与他们的生活相距时间太长了,简直是两个世界,该从哪里谈起呢?张佳一挺了挺身,从清朝末期列强瓜分中国、有志之士寻找国家出路、国民党违背建党初衷无法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讲起,讲到幼小孱弱的共产党被国民党围追堵截,为突破防线,巧用调虎离山之计,四次渡过赤水河,搅乱敌人阵脚后,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的简要历程。为便于学生明白,她简单画了个图,标明行军路线,让他们直观明了四渡赤水的巧妙和高明。佳一着重还讲了两个长征路上的小故事,一个是有一队娃娃兵,也就是十来岁的年龄,和在场的学生们差不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急行军后,这支队伍没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前行的一名老首长有些着急,就带着警卫员往回找。走到一片小树林前时,他们有些纳闷,往常人一来,林子里的鸟都争相飞起,今天为什么悄无声息,周围安静的可怕。他们进了林子,在中间的一片空地上,发现了没有跟上来的娃娃队伍,他们都在地上坐着,安详的坐着。老首长一下子火了,后面追兵紧咬不放,行军步伐一刻不可停歇,否则就有全体覆灭的危险。他紧走一步,要去叫醒他们,才发现,每推一个人,他就会慢慢地倒下。每推一个,就倒下一个,每推一个,就倒一个,包括领队,没有一个能再站起来。他霎时明白了那些鸟儿为什么不叫了,连它们都无法忍受,飞离了这里。
“让他们睡吧,安静的睡吧,他们太累了。”
老将军站在原地,痛哭失声。
讲到这里,佳一已是满眼热泪,看到学生们也是眼含泪花。接着她又讲了另一个故事:一次,红军的一个排,遇上了一股敌人,他们紧急突围,就在这时,队里的一位女兵肚子阵痛的厉害,她要生孩子了。突围只好停下来,原地迎击,为让她能顺利生产,他们打退了一次又一次敌人的进攻。可是敌人实在是太多了,是他们的几倍,他们只有转移,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有两个战士主动要求,留下了看护女兵,让大部分人快走,但排长坚决不同意,要求大家严防死守,为女兵把孩子生下来争取时间。战斗终于结束了,排长清点人数,大部分人阵亡,只有三个人和女兵及孩子活了下来,战士问排长:“为保护一个孩子,牺牲这么多人,值吗?”排长说:“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